第一章 云顶观星拓星野 北上寻师探师门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看着自己,也只能强作镇定。心中却暗想,想瞧本女侠的笑话,那可没门!</p><p>升降机关在二楼停稳,瓠采亭怕再有古怪,便躲在庆云身后,贼溜溜地探着脑袋。</p><p>只见主阁的正中摆放着一架浑仪。</p><p>浑仪的制作工艺复杂,除了时下南齐北魏官立天监司,其他地方还真是难得一见。</p><p>瓠采亭虽然是星象学的外行,但还是一眼认出,这层楼最稀罕的宝贝并非是那台浑仪,架在瞭台上那个硕大的装置恐怕才称得上举世无双。</p><p>于是她玉指轻扬,“那是什么?”</p><p>祖暅之苦笑道,“你到是识货。</p><p>这台舜帝玉衡又名窥天镜,因为材料难觅,实物失传已久。</p><p>但其原理记载于《墨经》,规制收于东观。</p><p>墨子虽然了解窥镜放大,远望,呈像的原理,但是找不到透明的,可雕琢的矿石来制作窥片。</p><p>而家师华阳先生在寻找丹石原料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透明石膏晶。</p><p>石膏不同石英,是可以打磨出形状的。</p><p>家父和我花了十余年时间,才打磨出几片合格的镜片,再用蜡封釉。</p><p>依东观书院蔡邕所记古法做支架固定远端的镜片,羊皮蒙蔽。</p><p>只要适当调整我们用于观测的镜片,便可远望万里。用以观月,山海宛然。”</p><p>瓠采亭瞥见那探向夜穹的远端大镜盘径过数尺,不由暗暗咋舌。</p><p>光是这么大的石膏晶,也可算是世间至宝了,更何况是被做成如此神奇的设备。</p><p>当然,她自然免不了缠着暅之帮她调校好镜距。</p><p>当那凸凹不平的月球表面出现在她眼前的时候,俏皮的睫毛下闪动的满是惊喜,风情瞬间盖过了漫天星光。</p><p>“天哪,月亮原来这么大!不知道广寒宫在那里啊?”</p><p>暅之摇了摇头,“据说月亮是由七种矿石构成的,上面或许还有人居住。据说定期有天槎自嵩山往返地月。但此说难断真伪。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p><p>“你每天都要在这里看星星吗?”</p><p>“是啊,天气好的话就会,”暅之走向玉衡旁的一座星盘,凝望天空,半晌后,便开始调整星盘上一些标记的位置。</p><p>“我每天都要把星星的位置和月相圆亏记录下来,这个星盘的每一个标记都联动着一块活动雕板。</p><p>不单这里,这个台上风信采集到的风强,下面自行钟记录的日期,都连动着活版的模块。</p><p>当我完成星象的记录以后,只要转动这个轮盘,就像这样。</p><p>就会印制出一张带有日期,天气的当日星图。”</p><p>随着轮盘的转动,果然有一张墨迹新鲜的长卷从星盘下吐了出来。“这种活版拓印是父亲根据印经师傅所用的雕版改进的。有了这些每日的记录,就可以校对和推演《缀术》了。”</p><p>庆云这时也忍不住插话道,“《缀术》到底是什么?一直听你和祖伯伯说起,但从来没搞懂过。”</p><p>祖暅之皱了皱眉,“真的要解释,确实很难啊。</p><p>比如说有一个东西,我们要准确感知它,就需要测量它。</p><p>一般我们会测出他的长,宽,高,来度量它的大小,也就是用这三个缀值修饰和描述它。</p><p>但是如果这个东西不在眼前,投诸浩瀚星空,我们就无法用简单的缀值来形容它们。</p><p>就需要知道更多,比如旋转,轨迹,变化规律,不但度量其空间,还有,与时间的关联。</p><p>这些一直在变化的量,就是缀,它们是用来认知星辰宇宙的。”</p><p>庆云耸了耸肩,和文赞瓠采亭相互对视,摊手道,“听不懂!”</p><p>“我也一样听不懂。”文赞也报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