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孔武将军悲殒命 鬼谋毒士苦现行(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的是读者提出本文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对话的引号之前,极少使用冒号。</p><p>这件事对于所有没有高考的同学来说,的确是个毒点,千万不要学。</p><p>但是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标点符号使用的合理性。</p><p>的标点符号在19世纪末期才开始使用,并不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过程。就和我们之前讨论的地得一样,这都是近现代文字语法规范化的产物。</p><p>既然是语法规范化的产物,那么对于每一种标点符号就一定有他的注释。</p><p>冒号:是用来表示提示下文或者总结上文的标点符号。</p><p>其主要用法如下:</p><p>一、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p><p>二、在采访、辩论、座谈、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p><p>三、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p><p>四、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p><p>五、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p><p>六、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p><p>七、分隔作者和作品名称。</p><p>八、分隔标题中的主题词和说明补充部分。</p><p>我们可以看到,这八种用法当中,和对话有关的只有第二条,也就是说,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必须明确指示发言者和发言内容的情况下,冒号才是唯一的选择。</p><p>在冒号使用的注意事项中,也有两条可以参考:</p><p>“某某说”、“某某想”等后边常用冒号。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用冒号而用逗号。如果“某某说”是在所有引文的后边,“说”后用句号。</p><p>一般说来,一句话里只适合用一个冒号。如果一个冒号范围里又用冒号,就形成了冒号的套用。</p><p>这两条注意事项解释了冒号的可替代性。</p><p>综上所述,虽然在中小学语文作业与作文中,冒号被作为对话前置符号的标准,但这并不是标点符号规范的强行规定。</p><p>简言之,表强调话语内容,则用冒号,如:</p><p>第二天,一个消息在掖县坊间不胫而走,成为各大公众场所的舆论头条:“哎,你听说了吗?孔伯孙将军昨日中邪,忽然停止呼吸,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p><p>本章节内容。</p><p>但是如果强调说话者的动作,表情,反应,完全没有必要点这个冒号。尤其在小说当中,大段的对话不可能只是某某道:某某道:某某某道:。必然有一些更加细节的动作,心情描写,甚至比对话还要关键。这些才是笔者在对话前尽量避免冒号的主要原因。</p><p>接下来我们要探讨另外一个课题,也是一名读者指出的:</p><p>古代围棋究竟是白先还是黑先?</p><p>当代有无数的“学者”是古代白先论的拥趸,大言不惭什么两千年来围棋都是白先黑后云云,还杜撰出忘忧清乐集的记述,扯什么阴啊阳啊,清啊浊啊的然而所谓忘忧清乐集其实是宋张拟整理的棋经十三篇,宋刘仲甫的棋诀和清张靖的论棋诀要杂说三篇论著的合集。在这三篇作品中,没有一篇提到过围棋白先黑后的下法。</p><p>其实关于这个争论比较权威的一次展开,是前国家一级裁判江志鑫先生与围棋理论家陈祖源先生在围棋天地里的一次辩论。</p><p>当代黑先规则从日本舶来,陈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