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复穴连环托绝壁 妙手拾遗现圣碑(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p>到了郦道元这一代,虽然已经不需要在前线锤炼滚打,便也能混个高官显爵。</p><p>但是郦家家风甚严,弓马枪棒这些阵前之术,家中男丁自幼便勤练不辍。</p><p>郦道元的箭术虽然比之太史叔明的神乎其技尚有差距,但也足以冠绝行伍。</p><p>他张弦放矢,箭簇准确地从木板的缝隙里穿出,没有丝毫剐蹭,箭速也未受半分影响。</p><p>咻!噗!</p><p>冲在最前的那名贼子被羽箭穿胸而过!</p><p>这是何等目力,居然可以仅凭借木栅的缝隙瞄准屋外的异动目标!</p><p>》》》》》敲黑板时间《《《《《</p><p>二王三恪的规矩之前我们在问候的敲黑板时间里已经解说过。孔氏作为殷商之后,是兴亡继绝的样板,已经是超越了二王三恪规则的存在,乃是万世永恪。</p><p>孔子与箕子同族,孔氏与半岛确实有些渊源。这里用泰山与长白的关系,借喻源头与支溯的关系,究竟谁是祖宗,这点一定要分清。太山与泰山,古太泰通,实为一山。</p><p>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句谚语是现代白话。不饮酬酒浮大白,是对应表达。酬酒,礼敬之酒。大白,罚酒的容器。浮一大白者,自干(罚)一碗意也。</p><p>萧遐岭的出现,也是一个隐喻。大辽萧氏虽属契丹,但契丹萧氏的起源本为述律氏,是回鹘姓氏。回鹘入契丹而称萧姓,萧遐岭的支线就是在为这个历史现象背书。</p><p>萧氏本为夏姓,按照本书梳理的塞外民族史,萧氏与塞外民族在极为久远的上古本就是有血脉渊源的。所以才有孟亏部落与述律部落合并成为后来大辽萧氏的设定。辽与南宋两分天下,当时与耶律平分辽祚的萧氏,也早已融为今日汉族萧氏的源流之一。</p><p>注释完本节的一些知识点,我们再续说一些之前没有讲透的问题。</p><p>刚刚过完农历二月二,这个年啊,算是正式过完了。在春节的时候,我们曾经说古人以斗建分年。现在的农历正月斗建在寅,但是古代历法并非一直斗建在寅,那么当正月发生变化时,后面的月份应当如何标记,这个问题很多专业学者都没有纳入考量。</p><p>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用几个例子把这个问题说透。</p><p>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曹睿年龄之谜。魏明帝曹睿崩于景初三年(239年),时年三十六。按照这个信息,他应出生与204年。但是204年八月曹师破邺城,曹丕才遇见甄妃。这当中不是存在明显的漏洞么?</p><p>历代史学家都不曾给出过一个合理的解释,其中最靠谱的还要数裴松之了,他说:臣松之按,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生,计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p><p>他提到了改正朔的问题,这个改正朔是什么意思?就是改变历法对于正月的定义。《明帝记》: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p><p>这里出问题了,曹睿将十二月改为正月,我们发现魏国历法记录会出现平移!汉历三月,变成了魏历四月!这个历法平移,是我们绝大多数业余历史爱好者,甚至部分专业历史学者都不曾考虑的。</p><p>这次改正朔多出了一个正月,而古人过一正长一岁,所以裴松之认为曹睿虚增了一岁。但是根据曹丕纳甄妃的时间来看,曹睿最多三十四,加一年也才三十五,算不出三十六。</p><p>这里又有一个裴松之没有发现的小问题——建安二十二年(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