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金池定计某袈裟,大圣东海见端倪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悟空闻言打了个酒嗝,嬉笑道:“区区些许凡夫有何可惧?今来是给师伯说声,想请你去看着师父,我想去一趟东海讨些好酒放在你处,你这人间美酒喝了两月有余了,却是想念仙酒味道了。”

  李泰闻言也是欣然同意,笑道:“你这猴子怎么这时才想起这事?早干嘛去了?”

  悟空嬉笑一声说道:“前些时日,师伯每晚被捆着,看不住师父,今晚不是才有空吗?”说罢,一口将酒壶一饮而尽,扔了酒壶出门飞走了。李泰见悟空走了,也不耽搁,转身去了三藏房里。

  却说悟空别了李泰,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直往水晶宫去。

  那龙王本在宫中安歇,听闻龟丞相来报,说有大能正向此处而来,急忙起身穿戴,赶到宫门处迎接。

  悟空行了不一会儿,远远望见水晶宫外,龙王正在等候,便高声叫道:“老邻居!多年不见可还记得俺老孙。”

  龙王一听,定睛一看,心下大惊:怎么是这个煞星来了。心里想着,面上却不露半分,一脸高兴的等到悟空来到宫门前,将他迎进宫内,见礼,安坐,恭贺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

  悟空闻言叹了口气,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奈何造化弄人又做了和尚了。”

  龙王奇怪道:“做甚和尚?”

  悟空拿过桌上摆放的水果,咬了一口,叹口气,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悟空了。”

  龙王闻言心下大定,这猴子既是被观音点化,安心归了佛门,有了管束,大喜啊,想罢,大喜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

  悟空笑道:“本不愿打扰,只是我那师伯也是个贪杯之人,一路尽食人间酒水,不曾尝过仙酿滋味,今日前来却是想为我那师伯向龙王讨些酒水,叫他尝尝。还请老邻居不吝予我一些,带回去。”

  龙王闻言,闻着悟空说话时口里的酒气,不经心下诽谤道:这猴子!满口酒气,还说他人要酒,真是个不要脸的夯货,算了,算了,些许酒水,能与这猴子交好,却也不亏,他日若是举事相遇,也有一番情分在。想罢,笑道:“承降!承降!些许酒水又有何难?来人!去把我酒库中的好酒给大圣拿十坛,不,二十坛来!”

  悟空见这老龙王大方,也是欣喜,喝了口桌上的茶水,咂咂嘴,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好奇道:“这是甚么景致?”

  龙王见悟空问起挂画,想起之前佛门来的吩咐,酝酿片刻,开口道:“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

  悟空好奇道:“怎的是三进履?”

  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又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龙王说完见悟空还是沉默不语,心下忐忑,不知是否是被看出端倪,也不再多言,只是陪着悟空看画。

  两人矗立良久,悟空冷漠的淡淡开口道:“老邻居,可愿与我说说交心的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