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况且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代,你拿什么主义什么信念讲给士卒听,他们听得懂吗?

  说一千道一万,真金白银才是最实际的,信念和理想能换来银子和粮食吗?

  谁给钱粮跟谁干,绝大多数士卒都是这样认为的。

  当兵打仗不是为了听你说书的,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的。

  什么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与拿刀砍人有关系吗?

  要是洗脑管用,那直接派人打进流贼内部洗得了。

  你去给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讲讲国家民族大义试试,他会让你知道你的脖颈硬还是刀子硬。

  你去跟辽东军阀谈谈理想试试,他会把你当疯子扔进火里烧死。

  选编入伍的张文耀部和西北流贼的部众,加起来又是万人左右,这批人的粮饷和兵刃甲具等都要及时发放供应,只有物资到位,才能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

  孙传庭奏疏中关于分兵经略的想法,展现了他超卓的见识。

  宜将剩勇追穷寇。

  彻底肃清小股流贼后,才会有商人敢出来经营,百姓才能放心的种地活命。

  无商不活。

  没有商业活动的带动,想要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将是痴人说梦。

  难道一个人活着只吃饭不成?

  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布匹鞋帽都需要有人贩运。

  现在哪还有商人长途贩卖这些物品?不要命了?

  这些都是百姓的必需品,是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只有彻底安全后,才会有这些物资的流通。

  而孙传庭亲自率军远赴宁夏镇之举,更是让崇祯赞叹不已。因为这正是他计划之中的一步,没想到孙传庭想到并且正在实施。

  虽然他不知道的是,孙传庭是因为不愿跟在洪承畴后面听其指挥,才另辟蹊径去到别处立功。

  名人之所以成名,就是因为他有着非凡的眼光和能力,总会在某些地方表现出与众不同,盛名之下无虚士就是这道理。

  自己也就是穿越到皇帝身上,并且比古人多了见识和眼界而已,论智商,自己差远了。

  宁夏镇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这里已经是朝廷忽视多年的地方了。

  最近二十年间,朝廷的目光集中在辽东和流贼身上,对于防御蒙古部落的宁夏镇早就没了兴趣。

  蒙古各部已经式微多年,对大明构不成什么威胁了,那些数代戍边的边军就成了鸡肋般的存在。

  但宁夏镇的边军可是非常强悍的所在。

  历史上剿灭三藩作乱的,正是满清的甘陕绿营,而这些强兵大多来自与宁夏镇以及延绥镇。

  孙传庭肯定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以封疆重臣的身份前去解决问题。

  以身份约束将领,以重兵压制边军士卒,清除军中的不稳定者,再辅以充足的粮饷,收拢军心民心,打造出一支敢战之兵,这应该就是孙传庭的计划。

  现在就等着洪承畴的战报了,两万余精锐对付羽翼未丰的李自成,应该不在话下。

  关键是别让那位后来的义军总瓢把子逃出生天,他可是有名的打不死的小强。

  想到延绥镇时,崇祯的脑海中闪电般划过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

  郑崇俭!

  自己怎么把这位老倌儿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