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二日, 新船如期下水, 顺利航行出港, 试行后算是正式完工,待到秋分便可以真正起航。而被分派到船上的一百五名船工水手也已就位, 如火如荼地向船上搬运出海物资。同时陆英也打听清楚,这艘船其实并不像是他想的那样仅仅是艘货船,而是较普通货船大出半个身子, 甲板上上兼具绞盘, 可以从海水中将重物绞上来。

  这便说明,这艘船并不是用来运丝绸,而是为了从海中打捞出什么, 再运送回来。思前想后, 陆英心中隐约有个猜测, 当年萧仪和梁尚任的案子的导火|索, 便是兵部丢了一船用于东南战事的军械, 现下已知是诬告, 那说明这批军械并没有丢。但这么些年,关于这批军械, 朝廷中一点线索也无, 难道竟是因为, 那装军械的船沉没于东海之中, 而这事叫蓝轩得知了, 特意命人打捞。

  若是这样, 他本可以禀明朝廷, 光明正大地行事,现下如此低调,显然是有意私藏。

  但他又要这批军械做什么用?

  陆英越想越觉得此事并不简单。无论他的猜测是不是真的,他都需得阻止蓝轩进一步行事。

  但是想要阻止这条船出海,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且不说如今他的一切行动皆在船厂监工的监视之下,便是他能自由行动,也找不到能听命于他之人。

  不过这也难不倒他,这些时日在船厂中干活饱受苛待,陆英沉心观察,发觉在此间干活儿的犯人与船厂的监工积怨已久,尤其以杨二为首的一拨人,有心要闹出些事来,好趁乱打砸抢一把。他有心劝说杨二早些动手,尽可能赶在秋分之前,干脆一把火将这新造好的船烧了去。

  只是天不遂人愿,杨二确实带着人与监工起了冲突,但那点儿阵仗很快被平息下来。而压下这事儿的不是别人,正是朝廷新任的工部主事,被派到泉州船厂监造的孟泰来。

  这便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孟泰来在,这事便好办多了。

  见到陆英,孟泰来也十分惊喜,原本他以为自己到了泉州,拜访那位姓周的知府后,才能打听出陆英的消息,却没成他先到船厂来报到,竟见到陆英本人。

  暴|乱的犯人已被隔离开,孟泰来以提审的名义单独会见了陆英,同时与他交了底,自己此行正是受皇上所托,来查一查这船厂究竟有什么不妥。

  原来她并非没有察觉,陆英心中百味陈杂。他知道自打陆家获罪,朝廷刮了阵清洗之风,朝中换了波人当政,但按照孟泰来的说法,身为皇帝的毓坤其实并没有掌权,而是仍受蓝轩的挟制,甚至于要在河南与山东推行税改,还要依靠蓝派的孔兆棠出力。

  这么想着,陆英越发打定了主意,此次不管蓝轩有什么计划,他都需得阻止他不可。如今孟泰来是工部主事,是船厂的正经长官,连司礼监的随堂太监都不好不给他面子,所以停船不出海的命令需得他吩咐下去。

  只是毕竟不好明着与司礼监翻脸,孟泰来也说,皇上的意思是,最好不要叫司礼监的人瞧出,他是代表皇上来的。所以即便勒令停船,也得有理有据。

  这对陆英来说,上所托,来查一查这船厂究竟有什么不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