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蔡嬷嬷很快将尚宫局封存的档案拓印了一份, 送到景仁宫中。

  一切似乎都没有异样,薛氏初入宫时, 诞下一个男婴, 三日即夭折。不久后再次怀妊,诞下一对龙凤双生子, 妊娠的时间向前推算十个月,也与彤史中隆庆帝临幸的记录合得上。或者说那会薛氏圣眷正浓,日日伴驾, 若说她与别的男人有染, 混淆皇室血脉,怕是万万不能。

  更何况萧仪是外臣,自薛氏入宫之后, 两人几乎不得见, 更不可能有什么私相授受。

  这条线似乎到这儿便断了, 张太后很是失望, 心中不甘, 将蔡嬷嬷送来的拓本又看了遍, 结果这次真叫她发觉了些微妙来。

  在薛氏初有孕时,太医诊断是脉象走阴, 应怀的是个公主,但接生时却先接下位皇子,其后才诞下位公主。原本这也没什么, 太医的诊断时有不准, 更何况薛氏也确实生了位公主出来。

  然而这条普通的记录在张太后眼中看来, 却是很不寻常。原因便在于,这样偷龙转凤的事,她并非没有做过。

  当年她被立为皇后,经年不育,后宫中的妃嫔却不断有子嗣诞下,虽然那些孩子后来都被她以不同的方法处理,然而她心中却知道,长此以往,不是办法。所以就在薛氏长子夭折,又诞下一对龙凤双生子之时,她知道皇帝总有一日要废了她的位置,立薛氏为后,给薛氏的儿子一个嫡子的身份,叫她得以继承大统。

  终于忍不住,她悄悄买通太医,假以怀孕之相,将身为桂王侧室的堂妹所出之子抱入宫内,谎称为已子。虽是抱来的孩子,但她却视之为己出,精心教养,也好在有了这个孩子,她不至于无以傍身,保住了皇后的位置。甚至到后来,岚哥儿那样出色,她隐约察觉出皇帝的心思有了动摇,似乎起了改立太子的心思。

  这一切令她觉得,此前辛苦的安排布置都是值得的,后来即便岚哥儿并没有继承大统,她也觉得能有个儿子留在身边,是上天对她最大的怜惜。

  所以既然她能想出这样的主意,并且施行成功,瞒过了十几年,那么薛氏当年会不会也是一般,因为知道自己怀的是个女孩,便提前寻了个月份差不多的男孩,待她生产后,将那个孩子抱入宫中,谎称自己诞下一对双生子。

  张太后越想越觉得可能,再叫蔡嬷嬷去查当年接生时太医院的记录,越发确定自己的猜测。当年为薛氏接生的太医陈木石便是薛家举荐入宫,而助产的稳婆也是薛家从苏州老家送来的,若不是其中有什么猫腻,为何要全部用自己的人。

  想到此处,张太后只恨自己当年不开窍,竟没有想到这一茬,没能当面揭穿那个贱人。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下若是她能找出什么证据,便有彻底扳倒薛氏那个贱人的可能。

  太医陈木石那里她自然无法打算,这些年他在宫中,恐怕早被薛氏收买的严严实实的,但当年一同经历薛氏生产的那些宫人和稳婆却不同,她不信,重金之下,还没有不开口的人。

  然而又叫蔡嬷嬷查了一番,张氏不由失望,当年薛氏身边的宫人,皆是薛氏心腹,如今仍是在永寿宫当差,打草不能惊蛇,她自是动不得的。而当年那两个稳婆也已过世,一时竟叫她找不到突破口。

  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叫张太后得知,那两个稳婆虽不在世,但如今尚有家人仍在苏州,张太后即刻派了身边最得力的内侍黄荣昌暗中的苏州寻访,期冀能查到什么蛛丝马迹。

  知道事关重大,黄荣昌离京时,张太后特意嘱咐他要谨慎。而安排好了这事,她也没有闲下来,而是暗暗联络此前有意与岚哥儿结亲的兵部杨尚书家,一但黄荣昌带回什么消息,朝中也需有人策力才好。

  自打蓝轩的箭伤好起来,毓坤便定下了回紫禁城日子。一来是在西苑已耽搁了太久,她总忧心朝中有人会借机生变。二来是清丈土地的事已步入正轨,下一步便是改税,内阁与户部已拿了方案出来,总要她亲自过上一遍才好。

  毓坤原本以为,既然要回宫,不用每夜陪着他做那事儿,她是欢喜雀跃的,然而在西苑中的最后一夜,她不经意又漫步到水榭之中,其间原先架起的台子已拆了去,上面晾画儿的竹篾也收走了,望着四面空空荡荡的白纱,她竟一时有些怅然若失。

  除却她不喜欢的那部分,这里的确是处世外桃源,无怪乎这么些年她爹都不愿挪地儿。她不由想,若是没有蓝轩在身边,只怕她会更喜欢这儿。但当真没有蓝轩在身边,也许这儿就少了很多意趣儿。

  这当真令张太后得知,那两个稳婆虽不在世,但如今尚有家人仍在苏州,张太后即刻派了身边最得力的内侍黄荣昌暗中的苏州寻访,期冀能查到什么蛛丝马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