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变玄武门(完)(二合一)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长林军和齐王亲卫投降,让尉迟恭等人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们才是造反的一方,万一双方缠斗太久引来其他禁军就大为不妙了。

  现在不动一兵一卒就拿下对方自然是最好不过。

  这时躲在暗处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走了出来,只是他们两人脸上的表情并不如别人那么乐观。

  只听房玄龄开口问道:“敬德,大王在哪?”

  “大王在临湖殿……该死,居然把更重要的事情忘了。”尉迟恭懊悔的一拍脑袋,然后也顾不上再多说,伸手指着秦王府八百侍卫道:“抽出一支百人骑兵队和我一起入宫保护圣人。”

  说完自己一马当先再次踏入了玄武门往大内深处跑去。

  这时候秦王亲卫的素养就体现了出来,尉迟恭的命令下的很含糊,并没有说让哪一百人随他入宫。

  可这八百人没有丝毫混乱,其中一个百人队自动调转马头跟了上去。其他七个百人队无动于衷,始终警惕的看着长林军和……千屯卫元从禁军。

  是的,他们连敬君弘的千屯卫一起防备。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等敬君弘的人马一起进入玄武门,就关闭城门的原因。

  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种时候最值得信任的只有八百亲卫,其他人都排在第二梯队。

  程咬金明白这个道理,敬君弘也明白。

  敬君弘还不会因此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他可以保证自己的忠心却无法保证两个千屯卫所有人都和他一样的想法。

  万一有人有异心怎么办?

  这是造反,越谨慎越好。

  见尉迟恭离开,房玄龄等人的脸色再次沉重了下来,杀死太子和齐王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控制住李渊并拿到兵符控制住禁军。这样造反才算是成功。

  虽然他们逼降了太子的长林军控制了玄武门,可别忘了大兴宫不只有一个玄武门,还有很多门户都可以直通大内。

  一旦李渊提前得到消息从其他城门调禁军进宫,他们的兵变依然要失败。

  兵变发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李渊随时有可能得到消息。现在可谓是分秒必争,每多耽误一秒就多一分失败的危险。

  目送尉迟恭离去,众人只能在心中祈祷,希望圣人还没有得到消息吧。

  这时,杜如晦好似想到了什么,面色一惊大叫道:“不好,刚刚薛万彻带人往芳林门方向去了,肯定是想攻打王府。芳林门只有高治中的四百死囚坚持不了多久,程……敬将军还请带人前去支援。”

  敬君弘也是脸色一变,怒道:“你怎么不早说。士衡你在这里看住长林军,我带人去救援。”

  说完就准备往芳林门方向赶去,刚刚调转马头却又停了下来,对程咬金说道:“程将军,借太子和齐王的人头一用。”

  程咬金、房玄龄等人眼前一亮,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有了这两颗头颅,薛万彻的大军顷刻之间就能瓦解。

  “敬将军拜托了。”把头颅递给他,程咬金郑重的道。

  “拜托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同时说道。

  接过头颅,敬君弘一句话都没有说,只给了几人一个坚定的眼神。然后大喝一声:“儿郎们随我一起平定逆贼。”

  玄武门之变看起来非常激烈,但放之于整个长安城来说只不过是发生在三五个坊之间的事情,大多数坊市并没有说到影响。

  没办法,长安城太大了,消息传开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且这和长安城的结构也有关系。

  在建城伊始就考虑过各种突发问题,为了便于管理,长安城一共被划分成一百零九个相连又单独的区域,也就是一百零九坊。

  每坊都有独立的坊门和坊墙,一旦出现问题只要关闭坊门就可以和其余坊隔离开来,不会影响到其他坊区的运作。

  可以说这种设计理念非常的先进。

  此时这种设计理念却帮了高士廉一个大忙。

  毕竟他只有四五百名囚徒,想守住偌大的弘义宫根本不可能。但现在他只要占住芳林门,把大门一关就是一道简易的防线。

  他还让人收集了大量的砖头瓦片木棍什么的当做投掷物,不管杀伤力大不大,但能迟滞敌方进攻的步伐拖延时间。

  他没有自大到以为靠这四五百死囚就打败来犯军队。

  当薛万彻带领一千人来到芳林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奇葩的一幕。

  一群身息传开需要一定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