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待命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bqg.net);感谢大家的支持!!



<p>胡大宝手底下的海盗队伍,对于杨振的这个安排,当然是不明所以的,他们之前也从来没有干过这种活计,现在干起来自是满肚子的不乐意。</p>

<p>不过,张臣麾下的火枪队左右翼士卒,之前却经过了小凌河河口的那场堑壕伏击战,上上下下都已经认识到了自军堑壕战的打法在面对鞑子骑兵冲击时的优势。</p>

<p>尤其是久经战阵的张臣,已经看清楚了,在平原旷野之上,自军以步兵结阵御敌,面对鞑子骑兵的猛冲,除非所有队伍都能像秦良玉指挥的石柱土司白杆兵那样纪律严明,人人置生死于度外,否则的话,不管结阵的步兵人数多少,用的是什么武器,几乎全都是处于弱势一方,结果都是任人宰割。</p>

<p>但是现在,有了可以容身的堑壕,有了可以遮挡的胸墙,有了经过改进的火器,形势已经大不一样了。</p>

<p>手持火器的步兵火枪手们一旦从地面上转入到了地面之下的堑壕里,他们就有了保存自身的基本凭借。</p>

<p>有了堑壕可以容身,面对鞑子人马猛烈冲击的时候,转身逃命不再是他们所能做的唯一选择。</p>

<p>这一点,不光是张臣本人,就连张臣麾下火枪队左右翼的老兵们,也都已经认识到了。</p>

<p>所以,他们受领了挖掘战壕的任务之后,一路急行,到了指定的地方,选好挖掘的位置,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p>

<p>幸好此时,已经是暮春时节了,辽东半岛上的土地早已解冻,地面并不坚硬。</p>

<p>又因为熊岳小城的位置,就处在响水河所在的河口平原之上,浅层的土壤都是相抵松浮的沙土地,挖掘起来也不甚困难。</p>

<p>而且有了杨振刻意让松山制铁所准备的铁锹,人手一把专用铁锹,在这样的沙土地上挖掘壕沟,自是事半功倍。</p>

<p>就这样,崇祯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清晨,从丑时三刻到卯时前后,杨振统带着第一次出击敌后的数百人队伍,耗时将近两个时辰,悄没声息地在熊岳城的外围,挖掘着各种准备进攻城池和就地据守的工事。</p>

<p>到了东方的天色已经发亮,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熊岳城外北、西、南三面的工事基本告竣。</p>

<p>辽东半岛的地形,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虽然没有什么高山险峰,但是却到处都是浅山丘陵,只有半岛两边靠海的地方,零零散散地分布有一些小块的河谷平原。</p>

<p></p>

<p>熊岳城,就地处在响水河北岸一片狭窄的河谷平原之上,往北不远就是一片片高低起伏的山岭,往南不远则是响水河,响水河的南面不远,又是一片片丘陵山林。</p>

<p>一条早在明朝初年就修建而成的古老驿道,从南道北,翻山越岭,逶迤而行,将旅顺口、复州城、熊岳城、盖州城连接在一起,并且一直通到海州、辽阳和现在的所谓盛京城。</p>

<p>这条年久失修的古老驿道,经过石桥子附近响水河上的石桥,进入熊岳城的南门,然后穿过小城,从北门出去,没有多远,就是一个起伏不大的小山坡。</p>

<p>因着这道小山坡,距离熊岳城的北门只有一里多地,所以名字就叫做一里坡。</p>

<p>曾经的一里坡,与石桥子一样,都是南来北往的小贩行商们,在熊岳城外歇脚过夜的地方,这里虽然比不上石桥子水陆通吃,可是好歹也有过几个野店茶铺。</p>

<p>只是现在,一里坡一带,除了几处断壁残垣之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p>

<p>杨振统带的第一梯队人马,绕道熊岳北门外之后,很快就把阵地的位置,选在了一里坡的坡上。</p>

<p>到了天亮的时候,熊岳城的北门外通往盖州方向的古老驿道一里坡段,已经被杨振所部队伍奋力挖掘的数道深壕,给拦腰截断了。</p>

<p>杨振指挥挖掘的堑壕工事,一共有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沿着一里坡驿道的两边往外伸展,面对着不到一里地外的熊岳城北门方向,依托残留的断壁残垣,构成了一个外八字型的喇叭口工事,</p>

<p>同时,在这个外八字型的喇叭口工事前方驿道上面,还遍布着杨振派人挖出来的一片陷马坑。</p>

<p>这道外八字型壕沟工事的后面,则是在一里坡上当道挖掘出来的一片工字型壕沟——前后两条壕沟,每条壕沟的前面,都有挖掘出来的沙土堆积而成的胸墙,而在这两条壕沟的中间,则由一条交通壕相连。</p>

<p>其实,这样的工事也并不复杂,根本没有什么>

<p>只是现在,一里坡一带,除了几处断壁残垣之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p>

<p>杨振统带的第一梯队人马,绕道熊岳北门外之后,很快就把阵地的位置,选在了一里坡的坡上。</p>

<p>到了天亮的时候,熊岳城的北门外通往盖州方向的古老驿道一里坡段,已经被杨振所部队伍奋力挖掘的数道深壕,给拦腰截断了。</p>

<p>杨振指挥挖掘的堑壕工事,一共有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沿着一里坡驿道的两边往外伸展,面对着不到一里地外的熊岳城北门方向,依托残留的断壁残垣,构成了一个外八字型的喇叭口工事,</p>

<p>同时,在这个外八字型的喇叭口工事前方驿道上面,还遍布着杨振派人挖出来的一片陷马坑。</p>

<p>这道外八字型壕沟工事的后面,则是在一里坡上当道挖掘出来的一片工字型壕沟——前后两条壕沟,每条壕沟的前面,都有挖掘出来的沙土堆积而成的胸墙,而在这两条壕沟的中间,则由一条交通壕相连。</p>

<p>其实,这样的工事也并不复杂,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p>

<p>虽然一里坡这里的驿道路面,比河岸附近的沙土地要坚实一些,可是一百来号人,甩开膀子干了半宿,也都给挖出来了。</p>

<p>到了天亮的时候,熊岳城的东方朝阳乍现,大地上的雾气也开始渐渐消散。</p>

<p>杨振在一里坡的阵地上巡视了一圈,对麾下将士们构筑的工事甚是满意,随后就在堑壕边上召集了身边把总以上的武官,对他们说道:</p>

<p>“天色眼瞅着马上就要大亮了!天亮以后,我们就要去熊岳城的北门外打草惊蛇,告诉他们我们来了!</p>

<p>“打草惊蛇之前,城西、城南的队伍也要以主力人马到此集结备战——一会儿,就由金士俊与胡骝速去传令,召集李禄、安庆后、张臣和胡大宝各部速来此地!</p>

<p>“打草惊蛇之后,城中鞑子得知我们到此,可能会有两个反应——其一,就是立刻出城来战,妄图凭借他们现有的力量,将我们这些人就地消灭!</p>

<p>“若是城中鞑子果真如此嚣张,那么我们就将计就计,把它直接引来这里,依托这片工事,来一个防守反击,争取叫它们有来无回!”</p>

<p>杨振说完这个话,目光从吕品奇、金士俊、邓恩等武官脸上扫过,见他们都是点头,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然后望着远处的熊岳城,接着说道:</p>

<p>“其二,城中鞑子得知我们来此,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立刻往南派出信使,传令驻扎在石棚山下浮渡河北的的那支天助兵来援!妄想给我们来一个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同样把我们消灭在熊岳城下——</p>

<p>“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事情就好办了!到时候,我们就以一部人马扼守石桥子,以主力人马过桥南下,先打来援的天助兵!”</p>

<p>说到这里,杨振目光坚定地看着雾气消散、轮廓清晰的熊岳城,停顿了片刻,然后回头看了看身边的众人,问道:</p>

<p>“这就是我接下来的打算了!吕老兄,你心里可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或意见?!”</p>

<p>杨振目视吕品奇,等候着他的回答。</p>

<p>吕品奇本来是有一肚子意见的,尤其是对于三更半夜地领着众人在距离熊岳城北门外的一里坡上挖堑壕这件事情,他是有意见的。</p>

<p>在他看来,既然这回主要是搞围点打援,那么主力人马就该早点南下,赶紧到石桥子与石棚山之间的驿道两侧找合适的地方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