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时间的融毁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罗对特派小组里的领头人说。

  张部可能是张部长也可能是单纯的名字,这点“眼睛”还无从辨别。

  “我不是古人,我不比你们大多少。”张部说,“我不需要眼见为实。机器的眼睛要比人的肉眼更加值得信赖。我在来之前,已经体会过你们录下来的‘感知簇’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火环’现在是在资源调度飞船上,按国际观察的资源调度计划,做伪装,秘密送至第三前线吗?”

  在这里,眼睛听到了第一个它完全不能理解的词汇——‘火环’。这可能是对某种东西的代称,因为还摸不清楚性质,所以只以已知的信息描绘。

  罗低着身子,望向多日来一直与研究人员们沟通的那群行政人员们。结果这群行政人员,站在张部的身后,一个接一个地噤声不言,也不发来任何加密通讯,只投来一个最简单的公开的“目光”。

  他只敢按自己知道的作答,小心翼翼地称是。

  张部的面色舒展了开来,他点了点头,笑着问道:

  “谁批准的?”

  罗猛地抖了抖身子,他一时之间不能理解这个问句背后的深意,但他没有思考的时间。

  “是后土城和第三前线的决议。”

  “很好,我知道了,是你们的职责,不过有向上请示或报告过吗?”

  那时网络里是一片静默,只能听见合成声在小声地朗读关于未来机器的汇报书。而一个幽浮的窗口里正倒映着几个月前李明都接受实验的场景。

  恐怕是无法忍受这种恐怖的静默,罗身边的一位妇女研究员冲动地说道:

  “报告上官……后土城按照‘两种轨制’能全权对自身负责,第三前线有情急法。我们已经把基本信息上报了,我们已经大半年没休息过了,绝不敢怠慢。”

  罗的气又提了上来。

  张部又点了点头,温和地讲道:

  “很好,没事的,同志。既然当初主动加入、领了徽章,就要承担这一份责任,但组织也不会强迫你们违背健康而行。我知道你们已经做到最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和这里的研究员们没关系。”

  说罢,这人转过身去,对那群唯唯诺诺的行政人员们说:

  “这里也看完了,差不多是该去下个地点吧,就定在中央底部第一会议室吧。”

  也就是在他转身瞬间,网络世界里从星辰密布的天空到明朗开阔的庭院全部粉碎殆尽,像是玻璃一样裂成不同的画面,折射出不同的代人在网络世界里的生活。

  罗认出来,每一片玻璃碎片里所倒映的都是第三前线的一位决策者。这群决策者构成了第三前线半自治的基层土壤。

  这是情急法案所允许的紧急通讯手段。

  没有任何寒暄的彼此介绍握手的环节,整个第三前线的代人群体听到一声公开的广播:

  “现在,把第三前线组织全部的决策者叫到我面前,立刻、马上!不是网络,而是连着代人体一起来,我们进行线下直接连接。”

  也就是那时,眼睛第一次看到了“火环”的模样。像是晶体,却并不规则。它由一连串像是六边形、四边形与十二边形的形状拼接了自我的每一片晶面,而在每一片晶面,照入光辉,便会反射出斑斓的异彩,像是露珠里折射出来的阳光。

  但若久视之,晶面却非一层不变,所有的晶面好像都在移动。一开始正对摄像头的一面是四边形,侧面是一连串六边形的偏方组合,只一会儿,六边形却移到了正对面,一侧是四边形,另一侧却是从背面移动来的十二边形。

  所有的形状都在变化,而它的轮廓却好像无法把握,见不到世界与它的间隔与边缘。

  不过它有质量,也就有重力,可以用引力控制。

  因此,它仍然能被移动。

  会议的内容,包括李明都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得而知。

  不过当日下午,第三前线的冬眠人群体幸灾乐祸地开始传起整个第三前线的决策者都要被裁换的消息。但第二天,所有的决策者代人体(或机械体)回到了他们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在这复杂的多层次的基地里漫游,

  这似乎说明第三前线并无什么重大的人事变动,偶尔交流的代人们也是统一口径,也是什么变化也没发生。

  但李明都发觉他们的步速更快了,简直像是不间断的小跑。

  当时,他和成政书在一个人工重力餐厅用餐,成政书解释道:

  “到了这个步速,对于人类肉体会有明显影响。代人体也有机器加固,勉强无碍吧。”

  李明都若有所思地说道:

  “恐怕谣言不是谣言。”

  成政书不解:

 &emsp   也就是在他转身瞬间,网络世界里从星辰密布的天空到明朗开阔的庭院全部粉碎殆尽,像是玻璃一样裂成不同的画面,折射出不同的代人在网络世界里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