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历朝历代,从不缺乏那双眼睛!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嗯。”

  “既然如此,初期的锦衣卫,就由老二执掌吧。”

  “毕竟,老二的性子,除了老爷子,基本上没人能让他低头,有他帮忙处理锦衣卫的事情,倒也是基本可以放心。”

  “至于老三,老四,不着急,日后在给他们寻觅差事。”

  朱标当即便做出了决定道。

  “嗯。”

  “当然,等你的那几个弟弟在长大点,锦衣卫的指挥权,还是得轮替,不能让任何一个亲王掌权太久。”

  “这样也可以清除锦衣卫之中的蛀虫,防止一些人溜须拍马,混到亲王身边腐蚀锦衣卫内部。”

  萧寒也是点了点头说道。

  毕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随时剔除锦衣卫之中的蛀虫。

  二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那可都是猛人,岂能放在一个小小的锦衣卫上面,那不是屈才?

  当然,得让他们出去带兵,为大明开疆拓土!扬国威于宇内!布武德于四方!

  当然,还有一个吴王朱橚,那也是个医药奇才,若是用得好,大明的医学,完全可以提升一个档次。

  还是那句话,改革初期,人尽其才,就算是皇室亲王,更是如此,本身有能力,哪有不为大明奉献的道理?

  既有才能,又能用的放心的人,出了老朱家,可不好找,毕竟不到最后一刻,任你曹公奸似鬼,也分辨不出,谁是诸葛亮,谁是司马懿。

  “那锦衣卫的具体构成,官员体系,如何裁定?”

  朱标重重点头,又是看向萧寒问道。

  创建锦衣卫,可不是口头上的活,那是要实打实付出行动,所以,每一步都得制定出详细的计划。

  那朱标必须得问清楚,毕竟,这件事一开始,就是由萧寒主持。

  “嗯。”

  “锦衣卫作为我大明的密卫,自然要有监察天下和朝堂的双重职能。”

  “但无论是天下还是庙堂,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进行监管。”

  萧寒从身上掏出一本奏章,随即,便是递给朱标道:“所以,对于庙堂,针对的无不是朝廷大员,士族文官。”

  “那么这里的锦衣卫力量就需要聚集,需要能够做到无论士族家业有多大,都需要有力量将之轻易渗透与镇压。”

  “那在应天都城,我们要有都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和镇抚使。”

  “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各两人是指挥使的副手,配合指挥使完成诸如训练、司务这些工作。”

  “而两个镇抚使则是有着不同的分工,一个主要负责应天府的案件监管朝堂,另一个则是对内负责锦衣卫体系,算是监管天下。”

  “再往下,便是行省地方,我们要设立锦衣卫的卫司。”

  “那我的想法便是一个卫司之中,创建五个千户司,一个千户司里十个百户司,如此,一卫有着数千锦衣卫的力量,便可以镇压一方,寻常贼寇,士族豪强不能正面触我大明锋芒。”

  萧寒一口气将锦衣卫的构成,又完完全全的讲述了一遍。

  “那应天府呢?”

  “应天府要放多少人?”

  朱标直接开口,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应天府作为大明帝都,天子脚下,必然要有更强的力量才能放心。

  “我的看法是别的地方,一个行省能设立一个卫,基本就足够了,至于应天府一个卫,当然,如果你要是觉得不保险的话,可以再加一个卫。”

  “如此,两卫一万锦衣卫,几乎都要成一支独立的大军了。”

  “毕竟,锦衣卫招人可不是寻常士兵,对于个体战斗力的要求要有限制,更加偏向于武夫,如此才能在各地追捕贼人。”

  “若是行伍军人,擅长大规模出兵作战,对上那些到处流窜的一股股贼寇,反而会无比吃力,不断被他们游击。”

  萧寒说道,其实,如果真是有豪强聚集大量人大规模造反,那各地驻军也不是吃干饭的,自然会出手,而锦衣卫这样的机构,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打大仗而生的,而是偏向于捕快才是,全地形作战,千里,也分辨不出,谁是诸葛亮,谁是司马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