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筑基功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气机运行又分为四个部分。

  分别是得气、行气、疏通和冲击。

  得气就是感受气机。

  如果连气机都找不到,还谈什么打通气脉去病灶?

  行气就是利用气感游走在经络之中。

  因为还没有炼精化气,此时产生的“真炁”,是无法留在身体之中。

  相反,还会消耗精气。

  所以这个时间段补充营养会显得尤为的重要。

  一旦能够熟练行气,那么就可以开始疏通了。

  由于人体正常的组织和经络都是通畅的,因此气机运行时通过正常的组织和经络时一般是没有感觉的。

  但人体经络中通常会有很多小的气滞点。

  这些小气滞点尚未形成病变,所以平时没有什么感觉,但由于练功后能量的增加,运行力度也随之加大、加上练功时意识内守,对身体的感受远比平时敏感。

  气机运行在疏通这些小气滞点时便会产生热、涨、麻、疼、痒、冷、重压、蚁行感等八触现象。

  俗称“气感”。

  当气机运行到有明显病变或不正常的经络时,气行受到强大的阻力。

  这是因为所有气质性病变的部位,经络都处于淤滞或堵塞状态。

  气要通过受到病变的阻碍,就形成了两个相反的力。

  冲击力和阻滞力。

  病变部位受到外力的冲击就会出现明显的反映。

  如:疼痛、发热、出血、及其他类似于病情加重的反映。

  这便是内丹学通常讲的“气冲病灶”。

  内丹术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脱胎换骨”前的“大死大活”过程。

  其实进行到这里,已经临近百日筑基结束。

  陈云大致明白筑基原理。

  同时,他也从书中看到百日筑基具体时间。

  百日筑基并非真的一百天筑基,而是要进行多少座,然后才能完成。

  一般而言,十六岁左右需要进行三千五百座。

  也就是说,百日筑基,至少要坐三千五百座。

  这是个基数。

  前提是每一座都可以化生一口清且甜的唾液。

  如不清或者不甜,都不能计入三千五百座内。

  这个基数是对十六岁童身未破,身体健康,每一座都是正念坚定的人的数字。

  “一年半载太长了。”

  陈云沉思许久之后,心里暗暗琢磨道:“反正书中记载了筑基法,我要不试试看行不行,实在不行再慢慢研究。”

  想着,他开始第一次行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