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比幻影2000更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试飞这种事情,数据只是一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看到了从远处汹涌而来的人潮。

  考虑到法国人的最新型战斗机“阵风”此时尚未正式服役……

  站在窗前的杨奉畑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重重地晃了晃后者的身体。

  300km\/h,理论上倒是也能飞,但那个状态下的飞机会肉眼可见的摇摇欲坠,危险性极高。

  一切尽在不言中。

  从提出改进思路到确定方案再到制造、总装和首飞。

  当然,幻影2000说到底还是一种以第二代战斗机为基础,按第三代战斗机标准重新设计制造的准三代战斗机。

  对于固定翼飞机来说,想要飞得很快固然是一大难题,但真要是想飞得慢下来,难度也并不会小上多少。

  但是跟f4或者米格21这种典型二代机比起来,那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杨奉畑询问道。

  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个月出头的时间。

  要知道,大约十年前,华夏空军甚至还考虑过引进幻影2000b\/c型。

  在场的不少人脑中都出现了同样一个念头:

  大家都是601的工程师,对于过去的歼8在低速下的操纵性是个什么德行多少都是有数的。

  一方面,这架经过改进之后的飞机性能实在是好的有些出乎预料。

  但在试飞结束之后,尽管详细数据还没有完成整理,但至少在失速速度和起飞距离这块,简直是肉眼可见的比风洞结果还强。

  正如常浩南昨天在京航跟杜义山和刘振响二人所说的那样,有了他的帮助,试飞流程的进度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的。

  “这个性能……有点离谱了啊。”

  哪可能有刚刚那种从容不迫的样子?

  一束鲜花被送到了付国祥的手中。

  ……

  而要想在很快或者很慢这样的极端速度下维持对飞机的有效操纵,甚至保证一定的机动性来应付空战,那就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

  所以尽管每个流程都已经检查确认过不少次,但大家就是……

  很多人昨天晚上都是不太敢相信风洞吹出来的那个数据的。

  另一方面,对于参与到其中的所有人来说,这次改进完成的速度都实在有点太快了。

  搁在过去,这种级别的改进,没有一年时间基本上是走不完这个流程的。

  尽管参与八三工程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飞机首飞这种事情了,但面对刚刚从座舱里爬出来的付国祥,所有人都还是异常兴奋。

  “不只是速度,你们刚刚注意到飞机的姿态了么,通场的过程中至少保持了15°左右的可控迎角。”

  飞行员的主观感受,其实也很重要。

  歼8的低空低速性能,在原来时间线上对于任何一个华夏的航空人、乃至任何一个华夏的军迷来说都是一个过不去的心结。

  相比于单纯因为这架飞机的性能而惊喜的杨奉畑,重生回来的常浩南面对这歼8低空通场的一幕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感触了。

  因为这毕竟不算是个新型号,所以现场也没有什么领导,总设计师杨奉畑和主导了这次改进的常浩南在人群的最中心,分别和他拥抱了一下。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去欢迎试飞员凯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