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语出惊人(二合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总的来说,3架原型机的试飞工作都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有一些小组也提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wp14发动机仍然不够成熟,在某些特定的情况,尤其是高速状态下会诱发喘振,不过出现这个问题的概率很低,因此具体原因仍然需要进一步详查。

  还是wp14,发动机寿命,尤其是作为热端部件的涡轮叶片寿命不算理想,还有提升的空间。

  另外作为一款典型的第二代高空高速截击机,在特定速度段的失速迎角和大迎角下的可用过载存在问题,需要通过飞控软件进行限制,以免进入失速或者尾旋状态。

  还有就是火控设备组表示与1471g雷达配套的阿斯派德国产型号——pl11空空导弹的仿制进度很慢,以至于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弹药进行超视距攻击测试。

  最后,还有一个有些奇特的问题,歼8-3在使用机翼最内侧挂架发射pl8空空导弹时,会有一定概率诱发发动机停车。

  这件事情的原因并不复杂,pl8导弹的发射药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很重,内侧挂架发射时对进气道产生干扰就可能导致进气不足或者气流紊乱。

  只不过这跟上一个pl11导弹进度慢的问题一样,需要导弹研发单位来解决。

  至于wp14发动机的问题,同样不是601所能够处理的,不过即便考虑最坏的可能,歼8-3还可以暂时先使用推力稍小的wp13f发动机,不会出现完全上不了天的情况。

  因此在听取完前面的汇报之后,无论是主持会议的杨奉畑,还是负责这些工作的小组,心情都还是比较舒畅的。

  “那么最后,还是让数字化设计组说一下他们那边的进展。”

  杨奉畑看向了坐在会议室后面角落里的林示宽。

  由于数字化设计组并不能做到对飞机设计进行指导,因此他们几乎成了八三工程的局外人,从很久之前就被放在最后进行汇报。

  不过这一次,站起来的却并不是林示宽,而是手里拿着一份报告的常浩南。

  对于会议室里的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新面孔。

  并且一般情况下,数字化设计组进行报告意味着研讨会很快就会结束,大家也纷纷放松下来。

  不少人之间都已经开始小声聊起天来。

  “信息化设计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完成了对歼8-3飞机的一项空气动力学模拟。”

  “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飞机在最外侧两个挂架同时携带两发阿斯派德空空导弹时,副翼效率在大迎角、大副翼偏角和大动压下会出现骤降,甚至存在副翼反效现象。”

  刚刚还有些嘈杂的会场瞬间鸦雀无声。

  此话一出,不要说在场其他人,就连对常浩南的能力已经有所认识的杨奉畑,第一反应都觉得是不是模拟出错了。

  毕竟这两个人前天中午才到601所,到现在满打满算也还不到60个小时。

  实际上杨奉畑本来是准备在今天研讨会结束之后才把他们介绍给项目成员们认识的。

  常浩南自己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现在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眼神中有怀疑有茫然甚至还有迷惑。

  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表现出自信和果断来。

  因此他只是停顿了大概两秒钟时间,就又继续说了下去:

  “根据工程经验,我们可以定性地知道副翼效率及滚转率随动压的变化趋势与副翼偏角、飞行迎角密切相关,但传统的线性气动力分析方法无法模拟出这样的结果,因此对于高速大迎角下的气动力分析只能以经验为主,辅以大量的风洞和试飞数据进行修正。”

  “但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外部非线性气动力,并且考虑机翼结构的弹性形变问题,成功模拟出了迎角、翼载荷和副翼偏角对机翼气动效率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带4发a弹的飞机在1.4马赫速度,12°的迎角下,副翼偏转一旦超过10°,就会出现副翼反效。”

  “……”

  常浩南的解释让杨奉畑的想法出现了松动。

  他非常清楚,非线性气动和结构分析,这就是对方最擅长的领域。

  甚至当初同意把常浩南请过来,也正是看上了他在这些方放松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