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探春执事显才华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们三人这样管理家务,使得整个家庭比凤姐儿当权时更加谨慎。然而,这也引起了内外下人的不满。他们暗中抱怨说:“刚刚走了一个‘巡海夜叉’(指凤姐儿),又来了三个‘镇山太岁’(指宝钗、宝玉和黛玉),连晚上偷偷喝酒玩乐的时间都没有了!”

  这一天,王夫人要去锦乡侯府赴宴,李纨和探春早已梳洗打扮好准备出门。王夫人离开后,她们回到厅上坐下喝茶。这时,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话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天出事了,已经向老太太和太太汇报过了,叫姑娘们回去。”说完,她就垂手站在旁边,不再说话。

  在那个时候,来来回回的人非常多,他们都在询问吴新登和李纨的办事能力如何。如果他们处理事情得当,大家都会对他们产生敬畏之心;但如果他们处理事情稍有不当之处,不仅不会对他们产生敬畏,反而会在他们离开之后,说出许多笑话来取笑他们。

  吴新登的妻子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如果是凤姐在场,她早就会表现出自己的殷勤,提出许多建议,并找出许多旧例供凤姐选择并实施;然而现在,她轻视李纨的老实,认为探春只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所以只提出了这一句话,试图看看她们两个人有什么主见。

  探春向李纨询问关于老姨奶奶们的事情。李纨思考了一会儿后回答道:“前几天袭人的妈妈去世了,听说赏银是四十两。那么这次也给她四十两吧。”吴新登家的听到后立刻答应了下来,并接过了对牌准备离开。然而探春却叫住了她:“你先回来一下。”吴新登家的只好重新回到原地。

  探春继续问道:“你现在先不要支取银子。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过去几年里在老太太屋里工作的几位老姨奶奶中,有些是家里的亲戚,有些则是外面的人。这两种情况分别有什么不同的待遇呢?如果是家里的亲戚去世了会给予多少赏银?如果是外面的人去世了又会给予多少赏银?请你给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听完这个问题后,吴新登家的突然忘记了具体的情况,只能尴尬地笑着说:“这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赏金多少并不重要,谁会去争论这个呢?”

  探春笑着回应道:“你这样说太不负责任了!在我看来,应该给予一百两才合适!如果不按照规矩来处理这件事情的话,不仅会被你们嘲笑,明天也很难见到你们的二奶奶。”

  吴新登家的笑着说:“既然你这么说的话,那我就去查一下以前的账目吧。现在暂时想不起来了。”

  探春笑着说:“你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工作了居然还会忘记这些细节?这不是故意为难我们吗?难道你平时回去向你的二奶奶汇报时也是临时查找资料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凤姐姐虽然不算严厉,但也可以说是非常宽容了。你还是快点找出来给我看看吧!如果再拖延一天的话,不仅说明你们粗心大意,还会让人觉得我们没有主见。”吴新登家的满脸通红地转身离开了现场。其他媳妇们都惊讶得目瞪口呆。接着大家又开始讨论其他事情了。

  在一个特定的时刻,吴家的带着旧账簿来到了探春的住处。探春仔细查看账簿,发现两个家里的亲戚都得到了二十四两的赏赐,而两个外面的亲戚则分别得到了四十两的赏赐。此外,还有两个外面的人:一个得到了一百两的赏赐,另一个得到了六十两的赏赐。这两笔赏赐背后都有特殊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他们从其他省份迁移父母的尸体,所以额外得到了六十两的赏赐;另一个是因为他们刚刚购买了墓地,所以额外得到了二十两的赏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