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添丁进口(石敢当当当月票加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头绎之谦将贞锦依同意回景州的话转告给绎大人,绎大人不情不愿地回复了崇兴布政使和江安锦官院。

  这头贞锦依将绣吉号的事务理出头绪,逐项交代给颉伯颉婶以及经二姑姑,准备回景州。

  哪知没过几天,绎大人又带来了新的消息:江安锦官院已推举了贞锦依入京。

  原来,明春立后的事已定,从礼部到内府,再到各地工匠,都要为封后大典的事提前预备起来。大典之上,服饰是重头,所以锦官院更须早些加紧筹划。

  原本是打算如之前的太后寿辰一般,各地多织些新锦贡上。

  但因太后发了话,说先皇后封后是随皇帝登基一起办的,又因当时正值国丧,许多规仪皆从简,太后当年封后又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算起来,至今四十余年未有过如此盛大的国礼。如今天下太平,又国库充盈,兼之外藩来朝的甚多,正该大操大办,以扬国威,以显国体。

  有了太后这话,自然从皇帝开始,自上而下都要格外重视。

  因此内府里品级最高的掌印大监正黎安民出了个主意,征召各地能工巧匠入京师,与内府所属各监各司合力,特为大典制作所需之器物、服饰等。

  圣上准奏,于是下令知照各地锦官院、司工局等,征集织造、珠玉、陶埏、木工等匠人,入京为大典服役,工钱从优,有功者另有封赏。

  各地纷纷筛选举荐,江安锦官院便举荐了贞锦依、纾锦宛等十余个高等级的织工,以及绣房几个擅长刺绣制衣的女工。

  内官监依名单照准,已下了文书让这些工匠下月起分批进京。

  经了内府的手,便成了皇家的大事,上了名单的人除非病到卧床不起,基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好在京城要接纳这么多人,也需要做些准备,进京的时间没有定得太早,且是分批进京,轮到江安省时,差不多到下月底才会启程。

  贞锦依算一算,还好可以等到大姐生产,待见过了小侄儿或是小侄女之后再出发。

  而封后这样的大喜事,照例又要开恩科,今年的新科举子们很幸运地可以在明年春闱就参加京城会试,不必再等两三年。

  绎之谦与绎大少爷都要进京赶考,预计一下行程,于是索性安排在下月中出发,与贞锦依一道入京。

  绎大人将这番安排写了信告知江安的督办衙门,那边倒是无话,爽快给了上京的文书,嘱咐他们入京之后按时去内府登记。就连贞锦依提出的,最好让桐师傅师徒也一道进京,方便改造织机,督办衙门也答应了。

  想着相聚之日无多,贞锦依几乎天天都往东街跑,若非碍着绎家媳妇的身份,东街院子又已填得满满当当的,恨不能就住到那边。

  到月底时,贞绣珠按期临盆,幸得颉婶儿和掌柜娘子早已安排妥帖,才一发作,立即雇车去接了两个接生婆。

&e会试,不必再等两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