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回景州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景州并不靠海,然而景州的“大江口”渡口却是四通八达的大码头,从外洋来天朝的船只,在外海港口换了船,便可直接通到大江口。

  作为最早开始试行市舶司制度的大省城,渡口的岸上已开始设置互市之所。

  此时新建的房屋尚未修造好,只在圈出来的地面上搭了些简易的竹木棚子,便已有商人在这里摆铺子做买卖。

  除了来交易的商人们,还有不少跑来看稀奇的百姓,有闲钱的还会顺带买些香料毛皮之类的洋货回去。来往的人已有摩肩接踵之感。

  由崇庆回景州是逆流而上,船走得比到崇庆时稍慢,但也不过慢了一天。

  从船只云集的码头缓缓驶进入水城门,贞锦依从船舱望出去,看着岸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起了恍如隔世之感。

  离开时,她还是个前途未卜的小工匠,回来时,她在票号里已有了几百两的存银。若是此时就回乡买田置地,足可以做个小地主安度余生了吧。

  念头才闪过,良三娘已催着她们预备上岸。

  良家早派了人在码头等候,见了她们的船,就有人去报给了良铮,良铮飞快带上兰婶儿,雇了车来接。

  陵锦佑见着良铮不免有些躲闪,良铮倒还大方磊落,让兰婶儿进船接应,待两个女孩子上了岸,自己方带着人上船搬运箱笼。

  颉家大郎请良铮帮着再雇个车,自己带着贞锦依和陵锦佑先去昌隆号找表哥表嫂,并跟良家母子说了绸缎铺子所在的地方,讲好织造局有消息时就来叫她们。

  良三果真求得锦官院的允许,让贞锦依、陵锦佑及经二姑姑以在役轮班工匠的身份居住于织造局之外,并且同意经二姑姑处理好私务,半月之后再到院中做事。

  按新政后的规矩,轮班工匠只在需要的时候入局服役,且强制服役的时间一年不超过一个月。对于手工艺人来说,不啻为相当大的解放。正因如此,景州之类大城镇的手工业越加兴旺。

  昌隆号位于景州城东市,主业是大宗采购景州的高档丝织品,转销给崇兴的商铺,零卖的生意不多,故而铺面并不大。

  贞锦依托庞柱夫妇在那附近赁下房屋。正好昌隆号前不久在隔壁买下一座小院,预备做货仓,还未来得及搬进去,听说她们要在这里开坊制衣,便大方地先给她们用。

  因庞柱儿爽快应下做贞吉号的股东,贞锦依也不推辞,只讲好院子的赁金依照市价,算到贞吉号的本钱里,年终一并结算,便与陵锦佑搬到了那小院儿居住。

  初时在昌隆号的铺面上挂出贞吉号的招牌,在东市鳞次栉比的铺面、如云的幡幌之中毫不显眼。

  贞锦依倒也不急,打出字号是需要时间的,况且从崇庆带来的活儿还有得做呢。因而只在铺中挂了一套样品,再将新近设计的样式绘出图册,标上价钱,放在铺里供客人选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