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朝议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待他长篇大论讲完,郑太傅跟着说道:“老臣还有一虑,若是撤了锦官院,海上贸易受阻,商人怎肯轻易放掉可获之利?到时必定有内外商人避开官府以私船下海运货,甚至内外勾连、营党结盗者,那时才是祸患一方,不可不防啊!”

  阎大学士便说:“太傅怕是多虑了,怎见得布政使司管织造,就定会阻滞贸易?”

  他语气虽冲,郑太傅却不以为意,呵呵一笑道:“阎学士是榜眼出身,学问是极好的,从翰林院一路上来,四十入阁,在我朝亦是首例。”

  他忽然夸奖起人来,阎大学士倒是一愣,也不知如何接口。

  只听郑太傅续道:“只是阎学士从来在京中为官,未曾在省府等地经手过地方细务。恐是未能体味赋税乃考绩之重,各地的官吏为着自家政绩,最怕钱物外流,且不说流向海外,就是流到他府他省,都如同从他们锅里挖食一般,哪个地方官不心疼的?”

  他说得像是玩笑,便有做过地方官的臣子轻笑出声。

  然则阎大学士耳根微热,听出来是讥讽他不知地方政务。

  郑太傅资格甚老,算起来阎大学士的座师还是他的学生,阎大学士吃了这个瘪,却也不敢当面与他争执。

  正昌帝没有丝毫笑意,肃然道:“还是太傅所虑周详。”

  太傅虑得周详,那么内阁和布政使们就不够周详了。阎大学士讪讪退后一步,偷眼去看首辅朱阁老。

  朱阁老即刻赞道:“太傅所言实乃老成谋国之论也!乱世之下,虽良民亦翻为盗匪;盛世之中,虽盗匪亦愿为良民,此皆生计难易之所致也。我朝天下太平已久,为民生计、为岁入计,皆不宜抑制钱物流通,所谓活水养鱼,此亦为是。

  只是锦官院所事,多为贡品,交易等务非其所长。且锦官院散落各地,只管所辖之地的贸易,于不同地方出入之货物,则常有不能核查计算者,未免有奸商钻了空子,并不按实数办引票、交税金。”

  他所说的确实是锦官院的一项棘手问题。

  锦官院负责对外藩的贸易以及所辖各省的货物出入交易,但商人们通常是在不同的省份收货卖货,并且不只在锦官院或织造局进货,因此实际上很难统计他们买卖货物的具体数额。所以往往是商人们报多少就算多少,所谓核查出入货物的程序大多数时候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这种问题导致的税收流失,户部最是清楚,也最是头痛。当下户部的隋侍郎就忍不住说道:“朱阁老所见甚是。各省布政使司本有共同核查之责,只是往往并不肯将各府县产出示之锦官院,两处确有掣肘。若能容许锦官院到布政使司查对账目,当可杜绝许多不实之数。”

  朱阁老微笑道:“布政使司虽有本省各府各县的产出账目,但府县上报的时日总有延迟,且官府对民间交易的数额并尽数知悉,未必是有意留难。”

  堵回了隋侍郎,接着再向正昌帝进言商人们通常是在不同的省份收货卖货,并且不只在锦官院或织造局进货,因此实际上很难统计他们买卖货物的具体数额。所以往往是商人们报多少就算多少,所谓核查出入货物的程序大多数时候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