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及时雨来了(石敢当当当、书白打赏加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贞锦依小心打开翻看。才看了序和目录,便惊到:“这是前朝写织锦的呀,你家竟藏着这个?”

  “我家原也是织户。”绎之谦脸上微微发热,“还有几本写织机的,我不知你要不要看,就没带来。”

  若是上个月见到,贞锦依多半会兴奋得跳起来。

  然而现在……

  轻轻将书放回匣中,菽叶过来捧去,露出下面一个书匣,书名是《历代衣冠考》。

  这下贞锦依眼睛亮了几分。

  急忙打开,匣中却只有一本书。翻开看看:“怎么只有第一卷?”

  绎之谦解释道:“原来是十卷的,只因家祖借给别人看,还回来就只有九卷,再后来搬家又散失了一卷。我怕全拿出来又丢失了,就带了一本。你若是喜欢,我再取来。反正如今放在我家老宅里也是白放着。”

  这是许多年前的古籍啊!

  在现代,数百年前的善本古书都是价以数万计的吧。这个年代书籍本就价高,古书更是珍稀之物,她竟能翻阅也真是有幸。

  更重要的是,她如今打算以制衣为业,这个书对上古至前朝的衣冠服饰都做了极详细的记录,还配有白描图画,对于各等级服装制度的演变也有考证和说明,实在是太有用处了!

  贞锦依欣然道:“多谢你想着。这个书我正好用得着。那套里面写了好些失传的织法,也极是珍贵,但也有些难懂。这些都是难得之物,既是府上祖传,我也不敢收为己有。且先留在我这里,我抄下来慢慢琢磨。原书仍还给你送回去收着。”

  虽然绎家已不再从事织造行当,但祖传古书哪怕没人看,毕竟还是家中珍藏,拿出来送人,完全是绎之谦自作主张,他也担心父亲叔伯们知道了会不高兴。听贞锦依这么说,便也不反对:“你只管慢慢抄着。余下的我和藿苗可先抄好了再送过来。藿苗描图最是精细。”

  藿苗连连点头。

  贞锦依低头翻着书页,连道谢都忘了。

  沉默片刻,绎之谦又问道:“你们就留居此处,再不回景州不成?”

  贞锦依微微摆头:“我们在这里满好的。颉伯颉婶儿待我们极好,又帮我们找活儿做。我们姐妹自食其力,可做之事甚多,何须再回景州。再说,布政使们要上奏章,还不知锦官院会如何,这时去了岂不是往漩涡里去?”

  绎之谦欲言又止,最后说:“家父有疾,我不便在外久留,须告辞了。若是你们要想回江安,我……家父为官数载,多少总帮得些忙。”

  说罢站了起来。

  贞锦依这才放下书来定睛看他,行个礼道:“多谢七少爷相助。你已帮了我大忙。”

  单从目录看,《历代衣冠考》所记的服饰非常完备,结合她这几年逐步学习补充的冠服制度笔记,她开制衣作坊更加有底气。这即使不是雪中送炭,也是及时雨了。

  回去把书给经二姑姑和陵锦佑看了,二人也都觉得十分有用。

甚多,何须再回景州。再说,布政使们要上奏章,还不知锦官院会如何,这时去了岂不是往漩涡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