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安西大捷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墀松德赞也是依依不舍的拉着尺带珠丹的手,露出浓浓的孺慕之情。

  尺带珠丹揉了揉儿子的脑门,又对仲巴杰说:“大相,大军出征之后,逻些就只剩下一个禁卫东岱,务必要当心苏毗王没庐赞趁机作乱。”

  仲巴杰肃然应道:“赞普放心,我会守好逻些。”

  尺带珠丹又低头对墀松德赞说:“跟着大相好好学习,还有多吃牛肉,早日强壮起来接过赞普之位,吐蕃的未来就靠你了。”

  “爸啦,儿子等着你凯旋归来。”墀松德赞道。

  尺带珠丹最后揉了下儿子脑袋,随即翻身上马,然后在两万多禁卫军的簇拥之下,浩浩荡荡的开出了逻些城。

  ……

  几乎同时,一骑来自河西的快马也从金光门进了长安,然后沿着宽度近百米的朱雀门横街的一侧便道,一路向兴庆宫狂奔。

  马背上的骑士一面策马狂奔一面高喊安西大捷!

  经过平康坊北坊门时,正好遇见一群喝得半醉的中年文士从坊门出来,其中一个文士险些被撞个正着,得亏骑士的骑术好,一提马疆跳过。

  “太白兄,你无碍罢?”其他文士纷纷拥上前。

  好家伙,敢情这个醉熏熏的文士便是诗仙李白。

  只可惜,此时的李白早已经没有了年轻的风采,衣衫破旧不说,身材也已经走样,一张还算耐看的脸上却多了一个酒糟鼻,属实大煞风景。

  “某无碍,方才那骑喊的什么?”李白斜眼问道。

  聚集在李白身边的几个中年文士没有一个答得上来。

  因为这些中年人都是失意之人,今天来平康坊就是专程来买醉,除了美酒和美人,他们的脑子里再也装不下别的。

  这些人中,只有一个神情清癯的中年文士没有喝醉。

  侧耳聆听了片刻之后,这人道:“似在高喊安西大捷。”

  “安西大捷?”李白打个酒嗝,喃喃低语道,“这是又灭了哪个小国?封大夫跟高节帅都是知兵之人哪,我等不如去安西投奔封大夫去?”

  “此事可行。”神情清癯的中年文士欣然点头。

  “岑参不就正好在封大夫麾下,而且干得不错。”

  李白却很快又摇头说:“只可惜,安西迢迢万里,而且一路黄沙漫天,属实太远,我等年岁已然不小了,只怕是受不了这罪。”

  其他中年文士闻言便都沉默下来。

  ……

  过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安西军的捷报终于送到了长安。

  唐玄宗李隆基听说安西军取得了大捷,也是高兴不已。

  然而看完封常清的捷报后,李隆基的脸色却又阴沉下来。

  正好在花萼楼中向李隆基奏事的杨国忠便忍不住询问道:“敢问圣人,封常清的奏报是如何说的?安西军在何处大捷?斩首多少?”

  “右相还是自己看吧。”李隆基随手将捷报扔过来。

  杨国忠见状便愣了下,但很快就从地板上捡起奏疏。

  看完了封常清的奏疏,杨国忠也傻了,蹦出个天师?

  而且这个陆天师还把圣人派去安西监军的边令诚给杀了?

  这时候,李隆基已经从盛怒中回过神,黑着脸问道:“此事右相是如何看的?”

  杨国忠犹豫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说:“封常清行事素来稳重,非轻佻之士,且奏疏中还有李嗣业、段秀实及岑参等属官之署名,所以臣以为是可相信的,我泱泱大唐或许真的要迎来一位天师也未可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