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知半解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次日,通达德国公司组成了一个8人团队去gt工厂参观调研。

  孙天浩跟向江晨一样,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在德国上的,从17、8岁在这边独自生活开始,就已经慢慢的融入到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中。

  对他们来说,反倒是回国以后要适应一段时间。

  gt德国工厂主要业务也是医药化工产品的原料供应,有着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多项尚在保护期的产品专利。这些产品都是专供欧洲的,在整个欧洲占有一定量的市场份额。

  当时gt能够以小博大的拿下这家德国老牌医药化工公司,一直在德的向江晨功不可没,因为这是他从大三起就参与实习的公司。

  最开始gt购买的只是该公司的专利授权,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司营业额下滑严重,经营困难,而包括gt授权在内的多个专利到期,市场估值统一下滑严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正式接管gt在德项目的向江晨以gt方代表的身份,同他原来实习这家高层进行了长达1天半的商业洽谈,后来向建国又带着团队,多次来到这家德国公司总部进行最后的收购磋商。

  3个月后,gt成功将其收购。原公司高管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去留,大部分的高管都是原公司人员,gt中方的介入并不多,真正有分量的就是一个非常年轻向江晨。

  在gt德国公司整体参观调研一圈后,双方团队便坐下来交流。

  双方都是德国人,郭戈铭的德国约等于零,啥也听不懂的他就是坐在那跟着点头,然后听邝野给他翻译大致意思。

  等到他们说很专业的生产内容时,邝野便对郭戈铭道:“你们这个收购项目做的非常成功,现在德国的医疗产品整体形式非常好,品质保障是他的先天护城河,你们通达跟那些做进出口贸易的代理商相比,不只效益更高,而且对通达的品牌知名度来说,也是非常有推动作用的。”

  “这是齐总在通达的时候做成功的项目,他走以后的项目现在做的并不好,摊子在全球扑腾的太大,只看中规模,不看中质量,我准备下次带着由白萍组建的新团队在整个海外工厂走一圈,留下个别几个潜力项目,其他能买的都买掉,回笼资金以后,重点发展国内的市场。现在国内市场才是最大的市场。”

  “嗯,也还可以关注一下东南亚市场,那边的潜力也很大。”

  “你们gt下步要往那走?”郭戈铭问。

  “我有这个打算,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什么时候才是时候?”

  “我在gt掌权的时候。”

  向江晨说完,两人都心意了然的笑了,年轻一代想做一番大事业,就是要带着野心的提早谋划,而是被动茫然的前去接班。

  “你准备哪年回国?”

  “明年回去,还有一些计划没有安排妥当,得明年能完成。”向江晨说。

  “哈,这真是你向江晨的风格,为了掌权还得制定个5年计划?”

  “戈铭想听?”

  “我能听?”

  “能,只要你想我就告诉你。”

  “我不想听,我就想等着看,没有剧透的电影看着才刺激。”

  “好,你会看到的。”

  见那边聊的差不多了,郭戈铭和邝野也结束他俩开小差从聊天,重新回归到双方的调研交流的尾声内容里。

  坐上车从gt往通达返的时候,孙天浩颇有感触的对郭戈铭说:“戈铭,这次确实学到不少东西,gt我们也来过,很多事原来真不曾注意到。还得你来,你来,向江晨才给看这么多。”

  郭戈铭道:“哥,其实这跟我来不来没关系。”

  “那跟什么有关系?我原来来他可不是这个态度,而且这个向江晨,从来就没对人有过这么好的态度,想让他开放工厂参观,门都没有。”

  郭戈铭道:“跟通达是谁在掌权有关系。”

  这是这么多天里,郭戈铭第一次让孙天浩有权威上的压迫感,他微微愣了一下道:“他说他给你当过助理。”

  郭戈铭一听,刚刚那威严感马上消失:“这是啥值得炫耀的事吗?还显摆上了!傻不傻呀。”

  回到通达公司正是下班时间,老外们对加班的容忍度确实没有中国那么高,在这种讲求最好效率的公司里,也不盛行什么加班制度,就是董事长来了这种事,对他们来说,也跟邻居家来个二大爷差不多。

  老外们能当郭戈铭是邻居家探亲的二大爷,但孙天浩不可以。

  晚上孙天浩和郭戈铭找了一家中餐馆一起吃饭。

  这餐馆从装修设计到产品你来,你来,向江晨才给看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