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夏的真实原因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通过望远镜,赵祯看的更仔细了:“瞧着人不少啊,一天可得盐几何?”

  “回官家,以前夏人自己做时,苛待盐丁,也不甚得法,每月得盐万石左右。侯爷前几日到此地,收编了夏人兵丁,如今正在重整盐田。据侯爷说,若是料理得当,产量可提升五倍不止。”

  “那就是每月五万石?唔,还行。虽不如海盐,不过胜在路近便捷。”

  吉祥笑道:“好教官家知道,虽则一处盐田与我大宋无甚轻重。然则于夏人而言,却是命门血脉。没了这座盐池,夏人怕是连军费都凑出不了。以前为了边地靖绥,此池每年所产之盐,倒有一半通过椎场流入大宋。如今少了这笔收入,夏人的嚣张气焰,至少灭掉一半!”

  赵祯呵呵笑着看向李墨:“这就是墨阳说的,攻敌之必救,以逸待劳,围点打援?!”

  李墨笑道:“那说的是普通战争状态,双方实力相差无几的时候,用这种战术,比较容易取得战果。现在我都动手了,哪里还用得着什么战术、计谋?!堂堂正正,辗压过去就行了。

  真要围点打援,可不能直接动手拿下。得给人家一个救援的希望,那才能吸引援军源源不断过来添油。现在盐池已经落入我手,夏人应该想的,不再是救不救,而是逃不逃了。”

  “我听说,元昊颇得外家野利氏助力。其中仁荣为文官之最,武将则有旺荣、遇乞兄弟,各率兵马,号称左、右天都王。闻听就驻守在前线,每与我军交手,很是让枢密相公头疼。墨阳此来,可有见到此二人?”

  李墨看向种世衡:“陛下不提我都没注意,咱们这一路过来,连续捉了三批正兵,是有这二位大王的兵吧?”

  种世衡擦了一把汗,苦笑不已:“禀陛下、大帅,岂止是有他们的兵马,这二位大王本人,如今就在战俘营。前后相差三日路程,正在赶往黄河工地的路上呢。”

  李墨噢了一声,向赵祯摊手:“那看来今天是见不着了,你要真想见,回京之后,让杜密到工地上找一找吧。”

  啊这?

  赵祯哭笑不得:“好歹也是权贵重臣,就这样和寻常战俘一起去做河工,是不是有些过了?”

  李墨挠了挠眉心:“这事你别赖我,在我眼里,什么将军权贵,和那些小兵其实没区别。只要身强体壮,那就是好劳力。至于你们要搞什么贵族优待,那也由得你们。只有一样,别耽误河工进度就行。”

  种世衡倒吸一口凉气,也顾不得皇帝当面,心里压抑了很多的疑惑脱口而出:“大帅此来平夏,就为给治河抓劳工?”

  “当然啊!要不是为了治河,难道我真稀罕大西北这风景么?”

  李墨那理所当然的表情,看的种世衡心惊肉跳。

  “不是说要一举成功,灭此朝食,使西北二十二州重归皇宋版图吗?”

  李墨露出个奇怪的神情看他:“来都来了,当然一次把事做完呀。你知不知道黄河的水,为什么那么黄?因为有泥沙!

  可是那么多泥沙是从哪里来的?上游嘛。为什么呢?水土流失啊。那要怎么解决?当然是治理土地沙化,多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种世衡脑子翁翁乱响,所以,大帅要灭掉西夏,就真的是为了治河?!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