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决议东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靖安要是真能利用好凶悍善战的广西狼兵,反清复明的事情说不定真的能成。

  朱国昌闻言,思索一阵点头道。

  “好,就按此办理!”

  “吾儿去通知王首辅一声,让他带人埋锅造饭,庄子上的鸡鸭猪羊也都宰上一些,让将士们吃一顿饱的。”

  “吃完饱饭之后,咱们便即刻启程东下,出发前往金田镇。”

  朱靖安应了一声喏,然后转身准备去找王首辅去了。

  朱国昌则是继续坐在大椅上,看着自己儿子逐渐远去的背影,眼神中满是老怀大慰。

  自己儿子如此天资聪慧,高瞻远瞩。

  反清复明的大业,有望了啊!

  当年朱三太子案爆发。

  朱三太子化名的王士元在浙江被捕,全家被押往京城问罪。

  康熙随意找了几个号称是当年大明宫内的内侍出来辨认,很快便得出了一个此人为假的结论。

  然后,他就以最残忍的手段,将王士元全家给凌迟处死在了菜市口。

  可话说回来,如果这人真的是假的的话,那康熙又何必辛辛苦苦的将人找出来,又将人凌迟呢?

  要知道,王士元在被识破身份之前,可是一直有意隐藏的。

  如果他不是真的朱三太子,康熙没必要和一个自己都不愿意承认身份的“假货”过不去。

  即使看不惯,杀了也就是了。

  没必要将人带到京城再行凌迟。

  康熙之所以要这样做,无他,心虚罢了!

  而康熙前后矛盾的言行,也是佐证了王士元的身份大概率为真。

  但是,朱三太子一系的血脉真的就此断绝了吗?

  当然不是!

  知道自己的身份敏感,朱三太子怎么可能还将子嗣都留在自己身边?

  为了让满清抓人的时候更方便更省事吗?

  为了保险起见,朱三太子在自己的孩子出生后,便立即着可靠的人手,送到了天下各处分散安置。

  只在自己身边留下寥寥几人。

  就怕被满清给一锅端了。

  朱国昌的玄祖爷爷,就是当年被朱三太子命人送往天下各处安置的儿子之一。

  几代人的繁衍生息下来,为了隐藏身份,朱家的字辈和五行辈分没有再刻意续上,可反清复明的遗志却是被代代相传。

  有些仇恨,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

  只会像是陈酿美酒般,越是酝酿,便越是浓烈。

  朱国昌从小受着反清复明的思想灌输长大,二百斤的体重,一百九十九斤的反骨。

  如今一找到机会,他便举旗反了。

  可见他反清的意愿有多坚定。

  如今看到自己儿子忽然开窍,朱国昌的内心是欣喜的。

  只有自己儿子开窍了,才有可能在自己之后,将反清复明的大业继续发扬光大啊。

  反清复明光靠会读书可不成!

  ……

  朱靖安从自己便宜父亲的书房出来,径直去寻找王首辅吩咐他着手埋锅造饭,准备开拔的事情。

  王首辅本名叫做王顺,其实就是朱家的管家。

  曾经是个落地秀才。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