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圈地搭桥布局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么疯狂的想法,谁能想得到啊,毕竟建桥的费用不是几百万元,就这六七百米的跨江桥,再省钱也得砸进去几千万元。

  方柏要复习,要上大学,这些事情主要还是交给父亲负责,一年多时间足够他熟悉了。

  过去半年时间,方柏不断地给父母灌输经商理念,再加上手把手指导实践操作,方柏父母已经学会运营商场。

  还有近大半年时间,方柏觉得到时候父亲已经可以独立处理一些商业上的事,太难搞的,方柏再协助。

  方柏上了大学后,他就没空管理温城的事业,他的重心转移到申城,主要还是科技类企业。

  方石听完儿子的规划,有些惊讶说道:“儿子,你这个想法有些疯狂哦,但感觉好像有道理哦,码头那边的市中心地皮好贵,就隔了一条江,价格差了好多倍。”

  “我猜啊,现在大家缺房子住,去年刚竣工的市区温迪锦园均价一千五百块,卖得挺不错的,各房地产公司看到有钱赚就会挤进去,现在已经有大量建造住宅楼房的苗头了,地皮自然水涨船高。

  再过两三年,涨得还会更高。”方柏没跟父亲说炒房的事,这几年让父亲尽量囤积地皮,到了1995年后再建造就行。

  不说其他的,如果星海广场建造好火起来了,周边地价也会迅速涨起来。

  等过一年后,肯定会有投资商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去囤积地皮。

  所以,要囤积地皮,最好是在今年。

  而且,往后几年不管周边地皮啥价,只要不离谱,尽量买下来。

  2000年前在温城圈地可比在北上广圈地更划算,运营周期短,在2003年前全抛掉换一线城市。

  方石问:“那得圈多少地皮才弥补搭桥的差价啊?搭建桥梁不便宜吧?”

  方柏略思考一下:“桥梁不需要太长,一公里左右就行了,计划1998年搭建,一两年通车,造价估计五千万元到一个亿,可命名为星海大桥;

  我们就只算住宅用地涨的差价,保底涨到市区价格的80%,那需要价值2个亿的地皮,如果盖房子卖的话,几千万的地皮就足够了,从房价上赚差价。

  现在地皮便宜,只需要囤积两百亩就足够了。”

  方柏已经说得太保守了,按照2003年温城炒起来的房价,市区每亩住宅用地成本至少要三百万,多则五百万元。

  如果是在2000年,房子还没炒起来,市区每亩住宅用地成本估计是一百五十万左右,瓯北码头附近的地价只有市区的三分之一。

  如果通桥,瓯北码头的地价和房价要涨到市中心80%-90%,但如果靠近星海广场,地价肯定要超过市区。

  在后世,万大广场周边的房价都要比其他地段高20%以上,甚至高达50%。

  如今地价便宜,方柏商场那块地是每亩3.3万元,带有强制性限时规划,才有优惠价。

  如果是住宅用地,目前再贵也不超过每亩七万元。

  若是自己公司盖房子,囤积一百多亩住宅用地到搭桥后再开发,就足够弥补搭桥的成本了。

  当然,目前地皮囤积得越多,未来赚得越多。

  就算没桥,两年后地皮就迅速涨起来了,至少涨五倍,方柏也是大赚,也花不了他多少时间,就画个圈而已,剩余的交给父亲负责。

  商场投资建设之前,他打算找陆大海聊一聊,把他的工程队给收购了。

  把工程的钱给别人赚,方柏还不如自己投资一家工程队,哪怕他不想搞房地产建设,一样有大量工程要做。

  如果对方不愿意,方柏再找另外的工程队投资,总会有愿意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