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预期很美好,但架不住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要知道借钱本身也是要成本的,熟人之间是人情,钱庄之间要利益,人生最大意外的,就是处处都是意外,一旦出点事,甭管好的,还是坏的,钱一旦还不上啦,刚才得流程就卡死了!”

  “还是刚才的例子,老夏你拿了钱顺利还给了黄安,这个时候黄安家中突然需要用钱,别说还我了,他还要继续借债,这时欠债在黄安身上堆积起来,而我因为拿不到黄安的钱,换不了第四人的钱,那我该怎么做?”

  “继续借钱我不愿,那我就过苦日子呗,钱暂时不还来了,同时降低生活质量,咬着牙在最短的时间将钱攒出来!”

  “怎么做对于个人是没问题,但对于国家财税影响很大,武朝没有明确的商税,却有城门税,盐税,屠宰税,市税,一个人消费降级影响不到大局,可一群人,整个社会中下层都怎么做了,财税从哪里来?”

  “没有财税,靠财税吃饭的人,能拿个保底就不错了,还想嘉奖,没有嘉奖,自然也就没余钱,这怎么还钱?”

  “最终的结果,就是民越穷,国越穷!”

  敲了敲桌案,方程双手抱怀,“不信,可以那往年腊月,正月的城门税,与平日的对比一下,我相信那翻的不是一倍两倍,而是四五倍,因为甭管武朝财政如何,腊月户部,内府都会发下来一大笔嘉奖!”

  夏老头摇了摇头,“不用比,这数据我知道,腊月,正月的城门税,是过往的九倍,我本以为这是有了嘉奖,加上年关导致,没往深了去想!”

  “也是,嘉奖才多少?普通兵丁也就一个月的军饷,官员也就二月,这点钱平摊下去,有怎么可能带来九倍的城门税?”

  “道理理清,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给钱!”

  “当然这不是随意给!”

  “债务问题,不仅仅是我朝的问题!”方程顿了顿,指向西南方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相较于我们这点债务,宋朝债务问题更大,洛阳居大不易,宋朝官员的俸禄是我们数倍,越是高位文官年俸越多!”

  “我要没记错的话,宋朝仪同三司月百贯,特进六十贯,也就是一百六十贯一个月,加上节日的嘉奖,全年下来将近二千贯!”

  “这同样不能活!”

  夏老头,黄安齐齐点头,宋人的俸禄高归高,可物价支出更恐怖的,很多文官大佬退仕后,若没有背后的家族支持,日子也就小地主。

  “而这就是钱的第二特性,钱与实际财富不对等,简单的说钱不是财富,只是财富一个具象,而具象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没有宋朝的条件,同样也没有宋朝的高物价,我朝社会中间层的日子,其实半点都不比的宋朝同收入的人过的差,反倒因为有军功制加持,过的更轻松!”

  “不仅轻松,如果家有房产的话,过了七品的官员,日子不但好过,每年还年剩下十几两的银子!”黄安附和道。

  宋朝有特进嘉奖,武朝也有军功抚恤,抚是给活人,恤则给死人。

  七品以上,手中基本上都捏了三转以上的功劳,到了这一步,军功制好的一面就发威了。

  名下永业田百亩,由专人照料,产出一般归入户部,剩下一半划给官员本身,靠着五十亩的产出,官服,常随,出行,统统可以优待,官俸基本上不需要用。

  加之中下层官员也没什么业务往来,除了居住环境小了一点,其他还真不是高官能比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