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奔丧之计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四年之后,玉儿的模样出落得更加水灵清秀,眼神中却没有了小时候的那股子灵动之气,她从不轻易走出家门,也很少与人说话,且从不在任何人面前摘掉面纱,也再没有笑过。

  在永昌生活的漫长岁月里,玉儿已经慢慢了解了当年父亲王敬离家的真正原因,但因王敬与桃叶成亲是一个存在的事实,她仍不愿跟王敬多说话,更不肯给桃叶一次好脸色。

  为顾忌玉儿的心情,桃叶白天总也适当与王敬保持距离,晚上更是分居,她时常跟秀萍一起料理家里的伙食、针线等事,越活越像一个老妈子。

  这样的生活,自然谈不上好,但桃叶在王家时照顾过玉儿,对玉儿原本就是有感情的,而后又在王逸的主持下与王敬成亲,她更认为要把玉儿当成亲生女儿看待,如此,她便觉得一切皆可包容。

  据永昌派往建康的探子汇报,太皇太后孟氏和太后周氏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往多是暗箱敌对,近来竟爆发了几次正面冲突,闹得少年皇帝司德每日坐立不安、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永昌的臣民都认为,入京的好时机就要到了。

  王敬对此事颇感忧愁,虽说在永昌过得清贫,但好歹太平,比起去了建康以后可能的血雨腥风,他还是更乐于这种安于一隅的生活方式。

  但入京大约是势在必行的,王敬只得与父亲单独商议:“永昌王入京,祸福难料,无论孰胜孰败,我们的日子都未必好过。我总觉着,得想一个办法,让我们一家子能远离是非。”

  王逸略笑一笑,又不禁叹气:“一旦趟进了浑水,哪是你想抽身就抽得了的?自当年孝宗托我寻宝开始,我便知此生难再安宁。”

  “即便不好抽身,我们也不能全都陷进去。我的身份,是非得陪永昌王入京不可。可是父亲您……是可以不入京的……”

  不必王敬说完,王逸已经明白:“你想让我假死?”

  王敬点头:“我想让您先去魏国投奔叔父王选,魏国自建国以来,没起过内乱,比齐国安定得多。待您在那儿有了落脚地,我会劝大哥辞官,到时候,我们带着母亲和三弟,一起去找您,大家过平民生活,岂不好?”

  王选是王逸的远房堂弟,在魏国经商多年,且远离国家大事,只专心于自己的生意经,生活富足而安稳,那正是王敬所向往的。

  王逸奔波劳心了大半辈子,自然赞同王敬的想法,然而却担忧这些想法难以实现。

  不过,总是要试一试。

  于是王敬来求见永昌王司元,韩夫人依旧在侧。

  王敬向司元陈情道:“若要王子入京迎亲,得需玉儿先回京才行。但玉儿已在永昌,回京得有些由头。草民与家父商议,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家父于京中「病故」,玉儿才好名正言顺回去「奔丧」!家父这些年一直对外称重病卧床,卧床了这么些年,「病故」也在情理之中,若贸然回京被人看到,反而可能会招来麻烦。”

  司元听了,觉得有理,于是略点点头:“请详说之。”

  王敬颔首作答:“此事需分三步。第一步,需我一个亲信秘密回家传递消息,使我兄弟对宣称父亲病故;第二步,我兄弟开始料理「后事」,并派下人快马加鞭「通知」我和玉儿;第三步才是我携妻女回家「奔丧」。”

  “甚好。既然王驸马思虑如此周密,那便尽的?自当年孝宗托我寻宝开始,我便知此生难再安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