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集 上上下下蒙混过关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建成后大壕实在太高。要看他,成年人得仰着头,半哒小子爬上去,也得费半天的劲儿。

  那高高长长的大壕,弯弯曲曲,延绵远方数百余公里。

  可建成后,不知道是啥原因,一滴水也没有引来,那么庞大的引水工程蜿蜒至此就像僵死的一条大虫,还在经历着岁月的风蚀。

  眼下,谁能想到,当年的小娃娃已经长大,不经意间,来到了晋代梁国这个国家,替一个老爷子来找一个人,问清一句话,本无心关注这个朝代的事。

  因为俗话说得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现在姚大人的事,是经过自己出的主意才定的事,小时候引水工程虽然是一滴水没引来,但至少算是为老百姓生计着想的工程,而姚大人的引水工程明显是为了自己弄的,而且是借梁王外出度假的空档,纯属于偷偷摸摸的工程。

  实实在在地讲,我不愿意干这种摆不到明面的活。

  但心里想的,不能明说,从上次在焱国边境被毒打之后,自己下定决心听张老爷的话,看破不说破,

  “禀报大人,这次断开上百年的城区老道近30米,两边要分别拓宽15米,深挖沟渠能有3米半左右深,这么大的土方量,就你们这个年代现有工具和人员情况来看,要想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完成我觉得不大可能。”

  “半程,时间只能是一个白天一个晚上,大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无论如何都得完成这项任务!”

  姚大人这句话好像是对众人说的,态度格外坚定。

  是的,如果第三天亮了,还没有完成的话,梁王回来,看到城区的主干道未经请示就被一刀断开,那是真要出大事的!

  倒不是破道修路的问题,而且这里面有梁国国运问题。

  梅花在通签文本的时候,梁氏家族的姑爷子许阳令就犹豫再三,直看到梁穆王也在上面有签字的时候,他才签的,而且手都是颤抖的。

  梅花和我学的这个片段的时候,她不解。

  我说,“你们梁国在移都许阳城的时候,是专门请人看过,要把许阳城最主要的干道建在一支龙脉之上,贯通东西,其它街道全部由主干道向南北延伸开来。

  每逢重大节日,历代梁王都被国师提醒,组织隆重集会,举国欢庆,来接茬加持龙脉的大运。”

  “这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怎么不知道!”梅花好奇。

  “唉,你不知道,属于正常,这可是你们梁国妇孺皆知的事噢!”

  梅花让我嘲笑得脸又红了。

  “所以今天,你们要切断它,一般的小官还真不敢担这个责任。”

  “那不对啊,姚大人在朝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了,他可是梁国老臣,他不可能不知道切断龙脉乃梁国之大忌啊?”

  “亏你还动了脑筋,姚大人当然知道这里面的玄机,当时我给的方案是,从主街道外侧,往养生堂方向打孔,穿管引水就行,可是主要水利的大人说,平时孔小可以,一旦河水上涨,孔小就容易被杂物垃圾堵塞,既然想引水修渠倒不如大气一些,一次了了心愿,把孔变宽上盖成桥岂不壮观!”

  “既使这么说,那姚大也应该阻止啊,那毕竟是涉及国运的大事了,我想听听姚大人当时是怎么说的?”看来梅花比谁想知道在关节姚大人的细枝末节。

  “姚大人,当时,只是迟疑片刻,估计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问了一下其他人意见!”

  “看周围的人都没有发声,默许就应该是同意的意思!”

  我正溜号着呢  ,这时就听站在人群前面的姚大人继续说道,

  “既然这样,那你就说吧,需要什么工具,动用多少人?”姚大人嗓子明显有点哑。

  “我觉得,咱家这个场地十分有限,来太多的人也发挥不了作用。”

  “到底多少,说个数,快点!”姚大人少了往常和蔼,慢条丝理的劲儿。

  “大人,至少得上4800人吧,要这些人分成三组,三班倒,叫人停车不停。而且这些人中300人我得带走,在后院给大家埋锅造饭!”

  姚大人眉毛向上一扬,“好!那就照你说的办!现场我来督办,全体挑灯夜战!”

  姚大人的“好”字,拉得很长。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