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贾文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什么人?”诸葛亮边说边环顾四周。

  四下鸦雀无声,无人应答。看来对方没有把握直接将他们三人全部击杀。

  诸葛亮闭上眼睛,聆听着细微的动静,他察觉到附近只有偷袭者一人。这时荀攸郭嘉也停下了脚,荀攸当机立断,摇醒了贾诩,道:“带我们出城,不然先把你杀了。”说着做了一个“咔嚓”的动作,郭嘉腾出一只手亮了亮那日诸葛亮忘记拿走的匕首。贾诩冷不丁吸了口凉气。

  但是贾诩也不知所以然,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表示这个人和自己没关系。

  于是诸葛亮问其他二人,你们是不是和什么人有仇?见二人也同样疑惑的看着自己,他说道,咱们还是先走吧!他断后。

  奇怪的是,后来不管他如何提防,背地里的那个人像人间蒸发了似的。于是他也慢慢放宽了心。

  话说回来,这个街上冷冷清清的,让人感觉有点不大对劲。一路过来,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这不会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吧。

  荀攸回头,看出了他的忧虑,道:“只是比较偏而已,别和那个刺客扯上了,偶然而已。”

  诸葛亮点点头,霎时安心了。

  ……

  在三人及其霸道的威胁下,城门的侍卫不得不免费备给他们两匹马并开了城门。

  至于为什么不是三匹,诸葛亮骑术不怎么样呗,只能勉强控制,缓慢前行。

  他们约定好了,荀攸带着贾诩,郭嘉和诸葛亮勘探附近的环境。

  贾诩自从转醒,发现他是被五花大绑的,还被绑得很有技巧,嘴里塞着衣服布料,有点臭味。他好不容易吸一口新鲜空气,也是在郭嘉拿匕首威胁他的时候。

  现在他紧紧贴在荀攸的背上,显然是用来挡箭挡枪的。

  这次被坑惨了。

  于是他盘算着如何逃出生天。另外三人呢,尤其是郭嘉和荀攸,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接下来的计划。诸葛亮一边适应马速飞快引起的不适,一边努力听清他们的对话,好像是:

  “董卓回京路上,必定路过不远处的一条道。我们现在所在之地,是一处隐秘之地,或许能借机窥探他们的动向。”

  “奉孝所言极是。现在颍川是回不去了,还得协助小叔,不如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潜伏在长安把事情越闹越大,整个内乱。”

  “那现在我们得绕个路,顺便去干点别的。”两人商讨完毕,会心一笑,快马加鞭换方向赶路了。

  另一边。

  “这次又被几个喽啰算计了。这个郭嘉到底是谁,还有诸葛亮,都查清楚。”董卓虽然嘴上是这么骂的,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忌惮的。

  “这……郭嘉没什么特别的,就和荀彧是好友。就是这个诸葛亮,写了几首脍炙人口的诗,太师您也常常会念叨,比如……”李儒朗朗上口的列举了一首。

  经李儒这么一说,董卓明白了七八分,他若有所思的颔首道:“居然这是个少年所作,看来低估了曹操的实力了。真是人尽其用。”

  接着他又转过头,问李儒道:“你觉得他们接下来会怎么走?”

  “留下来。现在出城只是障眼法——这是荀攸惯用的伎俩,只是不知道他们会在回来途中干点什么。”

  李儒挑了挑眉,又补了一句:“我们现在就回去,给捧个场。把老贾给救出来。”

  “顺便给他们长点记性。”

  话说回来,诸葛亮听到他们这么恣意地讨论,内心十分佩服,更加断定贾诩对他们来说,已经和一个死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嘉没什么特别的,就和荀彧是好友。就是这个诸葛亮,写了几首脍炙人口的诗,太师您也常常会念叨,比如……”李儒朗朗上口的列举了一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