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预备(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家里的人好商量,本来有些担忧,禁不住诸葛亮劝说,他们才放心诸葛亮跟着郭嘉走。药房反而难推辞,尤其是自己师姐老大不乐意,还逼问得他无话可说。场面一度尴尬。

  “你真要走?”小琴最后语气还是软了下来,有点不舍地耷拉着脑袋,“我劝不住你,去吧。不过别忘记,给我带点当地特产回来。”最后一句是小琴临时起意,决定讹一下诸葛亮,毕竟这小子要和别人一起出去浪(她认为),自己又出不去。

  “……好。”诸葛亮挠挠头,这个还是能接受的。他现在脑中在飞速搜索邺城属于哪个省,有什么好吃好玩的。

  小琴见他这么爽快就答应了,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喊一声“你别走啊”,然后回到屋子里翻出一个香囊,扔给他说:“安神助眠的。”“谢谢师姐。”诸葛亮愣了一秒,接住了。

  诸葛亮拿着闻了闻,十分清香,像春雨后的万物悄然生长,特别舒服。

  “现在走吧。”

  “注意安全。”刘先生也招手道别。

  跨出大门,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便马上奔去后山,一路上哼着小曲,别提多欢快。

  他在树林里悄咪咪观察了一会儿郭嘉,见他正在拿一把匕首当飞镖扔,前面有棵大树,正前方有一只树干,郭嘉每次来来回回地扔,基本上都是插在那个位置。诸葛亮光顾着不可思议地看了,没注意天上渐渐墨色,一层似云有似雾的暗灰开始笼罩大地。

  “偷窥好玩吗?你来有小半个时辰了吧?”

  “啊?哦!原来你早就察觉了。”哪怕他自曝身份,也只换来郭嘉一个友善的白眼,于是他微微酝酿一下,接着说:“家里人都同意了,后天在那个酒馆集合吧。”

  “好。这个回复可真慢。”郭嘉拿起一直挂在腰畔的圆酒葫芦,迟疑一下,喝了一口,用手抹抹嘴。

  “不过要是这个主公不合你的意,做好心理准备。”“你倒想的挺远。袁绍能做的这么大,一定有他的道理。”诸葛亮默默点点头,略做思考,随即问道:“对了,带上我干吗?”

  这位郭兄挑眉,浮起不怀好意的淡笑,像长辈(其实也算)一样循循善诱地问:“你知道你长在何处吗?”“不知。”他摇摇头。

  “你脑子灵,记性好,勤奋刻苦,是块好料子。”

  “所以我是去实习的?大哥你太好了!”诸葛亮恨不得现在就上去紧紧拥抱这位仁兄,他却笑眯眯地说:“不是。我只是需要一个书童。你比较理想。”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他抑郁了,自己的水平在三国居然就是个书童级别,看来任重道远啊。始作俑者一旁静静看着不说话。带上这个小孩,正好可以补自己有时思维跳脱不开的短板,前面自然一半是开玩笑。他心里完全把诸葛亮当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大人了。

  ……

  晚上,月黑风高,诸葛亮的房间还点着蜡烛,这是他点的第三根了。他的影子摇曳投影在薄薄的纸窗上,他缓缓抬起头,半开着嘴,不知在落寞什么。如果是诗仙下凡从外面瞧见这幅景象,估计连什么何当共剪西窗烛这种催人泪下的诗句都能比李商隐早想出来。

  实际上,是某人唉声叹气,懊悔自己为什么只囤了两套衣服,头发只会扎马尾或简单地束起来。他收拾了半天,只准备带几本,衣服明天下午随便买几件,再买俩斗笠,一人一个,多有武侠小说里大侠的样子。一念至此,嘴角方才露出满意的微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