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飞轮效应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203章飞轮效应

  十一月中旬,天朗气清。

  有了20名学生兼职的加入,创业基地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每天拣货发货忙得风生水起。

  黑枸杞蜂蜜水和牛丸米粉套餐一经上线便引发了大规模讨论,不仅是在视频号当中,就连在大学城周边也很快打开了销路。

  三大平台的吸金效应倒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流量和粉丝粘性又上了一个台阶。

  程凯文运营的公众号影响范围正在向整个松泽区扩展;

  张弘磊负责的视频号开始吸引运动健身和居家生活方面的粉丝;

  APP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先前做的好物节活动,物美价廉的属性深入人心,获得了许多粉丝自发性的分享。

  截至目前,发货地址已经包含了15个市辖区,可以说是覆盖了整个申城。

  “陆总,最近一个多月的盈利情况已经统计出来了!”

  钱斌抱着一台电脑,语气难掩激动。

  陆沉的创业思路一直是稳扎稳打,一旦经过前期的细致铺垫,就会迎来集中式爆发。

  并且这种爆发一旦开始,就会像高速运转的陀飞轮的一样,进入持续性的正向循环。

  “说说看吧。”

  陆沉坐在平时小傲娇经常坐的沙发上。

  自从上次沈晚宁和邹嘉屿在这里看电影没多久,他就在创业基地新增了幕布和投影仪。

  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完完全全可以胜任大小姐的私人影院,还有额外的附加服务,比如零食、饮料还有陆总亲手切的果盘。

  “好的陆总。”

  钱斌把电脑放在他面前,随后便开始了详细的讲解。

  这一个多月当中,公众号的广告费用叠加团购券差价达到了近49万元;视频号坑位费叠加佣金超过了56万元。

  APP则依托申城居民的购买力来了一波强势逆转,扣除运营费用和税费,吸金能力竟然从吊车尾直接跃居第一,带来了近80万元的高额收益。

  这也意味着从上学期末到现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陆沉已经通过最初的伴手礼和玫瑰花,几乎零成本撬动了300多万元。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收获了“政法之光”和“栖木咖啡店股东”的双重身份,不仅开拓了一座创业基地,还促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

  “好,跟其他几个人说一下,工资一会儿就发。”

  第一次发工资是6000、8000,第二次发工资是5万、6万,这一次就算是占比最低的钱斌,到手预估都要接近9万元。

  钱斌想了想这个数字,又想了想自己付出的努力,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陆沉说道:

  “老陆,工资……工资要不我们重新再调整一下吧。”

  这么大的数额,实在是让他有点良心不安。

  “怎么,嫌少?”

  陆沉故意逗他。

  钱斌一听,立马快速摆了摆手:

  “不不不不不!是太多了……”

  这才2013年啊,而且他平时负责的还都是些事务性的工作,即便如此一个月还能拿到10万块的工资,就算是放在十年后大多数人也一样想都不敢想。

  “咱们可是签了合同的。”

  陆沉的语调十分平静,明明是一位带员工发财的好老板,但结合他腹黑的气质,就有了一种正在剥削员工的资本家感觉。

  407的几个毛头小子可能是没想到,但如今动辄进账几百万的情形他是早就已经想到过的,甚至可以说是成竹在胸。

  所以从跟他们签合同开始,他就已经想好了要按照这个分红方式长期执行。

  “可是……”

  “别可是了,你顺便跟老张说一下,要尽快启动下一轮的选品,咱们视频号和APP上的主推商品要常换常新。”

  “好的,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