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解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王伟也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继续做起了一些陶壶。

  次日,院子后面,小山下面用来烧陶的火道总算是挖好了。

  十几米长的火道有半人多深。

  两侧密密麻麻的全是和火道连接在一起的坑洞。

  火道挖好之后,王伟便在火道之中铺上了许多木炭。

  找了一些从石头山上逐层风化自然脱落的石板将火道盖上,随后便将木炭点燃了。

  炭火烧了一整天的时间,期间王伟还给火道加了两次碳。

  直到次日清晨,石板上面还能感受到温暖的温度。

  晾了两天的陶胚被端了过来。

  一个个的小心的放在了火道两旁的陶室中去,然后在陶室上面又盖上了石板。

  小心翼翼放陶胚的女人不小心触碰到陶室的时候,发现陶室的泥土居然变硬了。

  那手感,不像是泥土,反倒是像石头。

  每一个被放下去的陶胚都要过一遍王伟的手。

  他的手中,拿着一个用狼毛制作的毛刷。

  每一个陶器在放入陶室之前,都会被他涂抹上一层薄薄的稀泥。

  老妪跑了过来,蹲在火道旁看着王伟忙碌。

  最终,她忍不住的再次问道:“这些泥巴烧了后,就能变成陶吗?”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解释了,但王伟还是耐心的笑道:“没错,陶就是一种跟石头差不多,但又不是石头的东西,到时候陶罐可以煮肉熬汤,逃碗可以喝汤吃饭,比现在用竹筒会方便很多的。”

  “要是喝汤的时候喝慢了,这泥巴会不会化开啊?”老妪担心的问道。

  王伟有些无语了,解释了很多遍,但他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陶。

  就像你无法对一个拥有色盲症的人去形容绿色到底是种什么东西一样。

  火道里面再次被铺上了木炭,点火,封窑。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加温,不论是火道还是陶室,温度都变得极高。

  橘红色的焰火透过石板之间的缝隙透露出来。

  附近数米远的地方,都能感受到那种灼热的温度。

  因为是第一批陶器,所以王伟格外的小心。

  到了夜晚,王伟看了一下系统时间,已经烧了十二个小时。

  在火道的尽头,有两个接口。

  而接口的外面,是两个用木板制作的鼓风机。

  这两个鼓风机相对于以前炼铜时用的鼓风机要大很多。

  经过改进,被固定在地上,只需要来回拉扯上面的草绳,就能够将风送入火道。

  烧制陶器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没有全自动化烧陶机械的帮助下,人工操作就很考验经验了。

  通常,从陶胚入窑后的点火开始算起。

  要十到十五个小时来升温。

  这个具体时间没有一定,主要还是依靠操作师傅的经验和判断。

  如果没有升温过程的话,随便烧的陶器他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