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么把它弄回来!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以前只知道小伙子爱学习,没想到竟如此认真。

  冯局好奇地问:“这么多期刊杂志你们看得过来吗?”

  “冯局,别人不知道你最清楚,我们天天在船上,没别的娱乐,就靠看报纸杂志打发时间。”

  “好吧,换个问题,圣彼得堡没有听说过?”

  “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听说过。”

  “有没有去过?”

  “没有,那边我只去过芬兰的汉科港。”

  “荷兰有没有去过?”

  “去过,不过我只靠过港,没上岸。”

  “有没有上岸不重要,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引进一条基洛级潜艇,怎么才能把它从圣彼得堡弄回来。”

  韩渝没想到冯局会问这个问题,不假思索地说:“开回来呗,既然买人家的潜艇,不可能不安排艇员去培训,让参加培训的艇员开回来。印度和尹朗也买过前苏联的潜艇,他们好像就是自己开回去的。”

  冯局提醒道:“咸鱼,你既是远洋海轮大副,也是001的船长,现在又是港监局的兼职引水员。再想想,从专业的角度想。”

  “从专业的角度……自航回来是不太合适。”

  “说说,怎么不合适。”

  韩渝打开了思路,分析道:“我不知道基洛级潜艇的实际续航能力,但它是常规潜艇,浮航排水量总共才两千多吨,续航能力肯定不可能超过一万海里。而从圣彼得堡到我们中国总航程近一万两千海里,没有保障船随航肯定不行。

  接收潜艇的海军艇员肯定参加过培训,但培训终究是培训,可能只会基本操作,想真正形成战斗力需要一段时间。让他们驾驶那么先进、那么昂贵的潜艇远航风险太大。可以考虑雇前苏联的艇员,但一样有风险,而且会增加成本。”

  见两位军官一脸惊诧,冯局禁不住笑道:“有道理,继续说。”

  “回来要经过大西洋,要绕过非洲,经马六甲海峡回国,航经的海域遇到高海况很正常。如果那条潜艇是刚下水或是条老旧的,能不能经受住高海况考验又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一条大功率的拖轮随航,这又增加成本。”

  韩渝沉思了片刻,接着道:“我虽然不是海军,但对潜艇多少了解一些,如果自航回来,要经过那么多国家的海域,这就意味着潜艇的噪声特征很容易被人家捕捉,这对潜艇是很危险的,不利于保密。

  而且潜艇跟坦克一样,主机辅机电池和关键部件应该都是有使用寿命的,还没正式入列就要航行一万多海里,肯定会影响潜艇的使用寿命。

  再就是沿途很难说要不要靠港补给,军舰靠港跟货轮靠港不一样,既不利于保密,也会涉及到一些国际公约,甚至涉及到主权问题,会很麻烦。”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

  一个高级军官流露出惊愕的神情,另一个高级军官示意冯局继续问。

  “咸鱼,我可以透露下,我们中国买了两条,现在要先转运一条回来,我们中远参与转运。你再想想,怎么才能把潜艇安全运回来。”

  “拖船拖带和驳船运输也不现实,因为这两个办法只适用于近海短途。而且拖带时潜艇和驳船的水上机动性能太差,一旦遇上高海况会很危险。”

  韩渝绞尽脑汁想了想,接着道:“走陆路好像也不现实,吨位那么大,就算能装上火车也超高超宽。况且潜艇是精密装备,经不起折腾。”

  “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要考虑成本,也要确保安全!”

  “如果有大型浮船坞就好了,南朝鲜海军好像用浮船坞运过潜艇。”

  “我们有浮船坞,但没那么大的,并且我们的浮船坞都在近海,没去远海作业过,更别说远洋航行了。”能不安排艇员去培训,让参加培训的艇员开回来。印度和尹朗也买过前苏联的潜艇,他们好像就是自己开回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