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成了全庄的避难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都是一个庄上的人,宋应奎没杨家人那么绝情,只得开口应下此事。当然、王家人也不能白到窑里躲灾,他们要出人力帮着一起挖窑,目前挖出来的窑根本不够这么多人避难。

  应下了王家避难的事后,庄上其他人家也赶紧找上了门,就连丁得荣家也没例外。

  杨家堡庄现在分裂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躲在杨家堡的杨家人,剩下的其他姓全聚到了宋家的崖下抱团取暖。

  男女老少加起来三百多号人哪,目前挖出来的窑根本不够这么些人挤。

  “我给大家做个分工,抽十个壮劳力帮着我做武器,另外抽五十个人跟着我大爷爷分两层挖窑,以及把挖出来的土推到沟里去。玩社火的时候耍狮子的几个人出来,你们腿脚勤,分成两拨子骑着骡子到山头上望风,一旦看着贼了,就赶紧喊着往这边报信。剩下的女人和娃娃们分成两伙子,一伙子到沟里捡石头,一伙子到沟里抬水把窑里放的缸水都加满。”这么多人的有序分工,干活才会有效率。宋应奎把众人聚在一起,简单的给他们做了工作安排。

  按理来说,还得训练一下大家怎么合力守窑,可现在时间紧急,连躲人的地方都不够,还是得先紧着挖窑的事。

  庄上过来躲灾的人,都各自带了粮食,暂时来说还没有什么粮食危机。干完活,大家就在宋家院子外边临时垒个灶各自做饭,非常时期,什么事都得从简,能将就就将就。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看着聚在自家窑口躲难的庄上人,一个个神情恐慌和迷茫的表情,宋应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只想着老老实实种地、老老实实缴税,本本分分过生活。可毫无预兆的灾难,突然之间就降到了他们的头上。

  今年本来就是个旱年,现在又遇到了边乱,大家伙能不能抗过这次厄运,真让人说不好。哪怕是朝廷能快速平了乱,接下来的生活都未必能过的去。

  大郑朝廷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蕃民做乱都发生了一个多月,至今还毫无反应。瓦州城的兵被牵扯到了宁西卫城,哪就不能从别的地方调兵过来平乱吗?临河作乱的蕃民,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他们怎么可能会是大郑正规军的对手?但问题是,现在根本就看不到一支大郑正规军的身影。

  宋应奎自认为没啥能耐拯救天下苍生,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大家挖一口避难窑,以期躲过这场天灾人祸。侥幸躲过了蕃民作乱的屠刀后该怎么办?他暂时没有想法。实在不行的话,等局面稍微缓和之后就带着全家人跑到内地去逃难吧。边地实在是太过危险了,到内地应该安全一点。凭着自己的本事,按道理来说在内地生活下去应该没啥问题,反正自家在边地也没啥值钱产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