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武勋们低头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魏国公恭恭敬敬的行一大礼,

  “陛下,臣家世代蒙受皇恩,非但无一回报天子,还常常邀宠逞威,臣现在想来,深感羞愧自责,特来请罪。”

  朱由崧眼眸如炬,静静的看着徐胤爵,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朕怎会怪罪魏国公,当初老国公接朕入南京城的这份恩情,朕是记在心里的,徐卿以后安心好好持家便是。”

  徐胤爵来说这番话,无非是昨天皇帝一连干掉了两大勋贵世家,现在害怕了,赶紧来表明态度认个错。

  朱由崧也给予答复,表示当初老魏国公接我进南京城,我现在还承你们魏国公府的情,只要你在家里好好呆着,我不会动你。

  徐胤爵又说道:“陛下雄才伟略,整军有方,臣请求陛下接管东大营,以固我朝国都安防。”

  嗯,这下倒就让朱由崧感到意外了。

  朱由崧很快明白过来,看来徐胤爵今天来,并不单单代表魏国公一府,而是可能代表南京城的所有武勋们。

  看来这些武勋确实不咋地呀,自己砍了两个就吓尿了,赶紧向自然这个皇帝低头保命。

  南京城的京营部队分别是东、南和北三大营,原本赵之龙一人独领北大营,南大营是南京城周围地方部队合成的。

  东大营的那万余京营部队,大小将官都是这些开国功勋子侄,所以现在南明武勋手中真正的武装力量就是东大营。

  现在魏国公代表众武勋进宫,要主动交出东大营,难道这些武勋要彻底放弃武装力量了不成。

  朱由崧暗自思量起来,现在有了钱,他原本打算扩充京营,编练新军,至于东大营那万把人,都是没上过战场,他并不放在心上。

  现在武勋要主动交出武装力量,是什么打算,难道他们为了活命,要彻底躺平摆烂。

  “诸位勋臣有心了,朕会让人去接收东大营。”

  朱由崧觉得这样也好,只要那些武勋不主动作死,他可以暂时不动他们。

  徐胤爵突然挤出几滴眼泪,带着哭腔说道:

  “陛下,如今臣想图报皇恩万一,却是无门,家中幼子徐文涛打小爱武,臣大胆恳请陛下给个恩点,让他跟在陛下身边做个护卫吧。”

  “嗯,徐文涛么,让他来吧。”

  “臣谢陛下恩点。”徐胤爵脸色一喜,连忙谢恩,这是他的小算盘,只要弘光天子不倒,今后儿子在皇帝身边,比起那些武勋,无疑是多了一重圣眷。

  “魏国公,朕想问你一个问题?”

  “陛下有何要问,臣知无不言。”

  “昨日朕抄没逆臣赵、朱两家时,发现他们名下的几个粮行,都是你们勋臣联合经营的吧。”

  徐胤爵赶紧谢罪,“陛下,臣等不知赵、朱通敌卖国,要不绝不敢与他们联营。”

  “不,朕不是要责怪你们,而是想让那几家粮行重新开起来,毕竟事关民生,你们可有人愿入股与朕合作经营?”

  没错,朱由崧这时突然打算和这些武勋做生意。

  他原本不知该如何处理那些粮行的,如今那些武勋为了保命,自愿放弃东大营的兵权,他不介意拉拢这些人。

  别看那些武勋不咋地,但朱由崧不动那些贵勋,就是考虑到他们在南京盘根错节数百年,南京城百万民生各种资源,几乎都掌握在这些人手里。

  如今他们至少表面上自愿服软,要是能拉拢他们做生意,无疑是能将价值最大化。

  这个时代就是弄出再多银子,也并不是好事,不能把银子合理变换成实物是不行的。

  像李自成在北京拷饷,弄出7000万两白银,但是粮价却变成十两一石,甚至是粮食物资有价无市。

  李自成是完全没有经营好自己的基本盘。

  后来李自成退守老家西北会败得那么快,大部分是因为陕北一带连年灾祸,物资短缺,他撤回老家士兵饭都吃不饱,还打个锤子仗。

  所以朱由崧想掌握一股商业力量为自己服务,而且在商业方面,他还有更大的布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