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舆论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整个大明朝可以说从上到下都烂透了,不但是现在要和满清斗,将来变革改制时,更要和整个天下读书人斗。

  朱由崧现在不但要把军权掌握在手,还要把社会舆论也掌握在手中。

  军队是枪杆子,舆论是笔杆子。

  想要改变,两把杆子都要抓在手,要不然这烂透了的大明朝是玩不成的。

  这个时代生产力有限,信息流通不畅,国家要维持大统一,就得靠读书人的那一套道统法理。

  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明明只是一个穷书生,却可以鄙视家财万贯的商人;一个九品小文官,可以斜眼看一个军队大佬,因为他们读书人出身是圣人门徒。

  因为封建社会舆论、政法合理性的最后解释权,通通都在读书人手里啊。

  朱由崧有时甚至想过,自己牢牢抓住军事,大杀特杀来清除内部,但是细细想来不行。

  要是没有那套读书人的思想来治国,这个时代民智还没开,要天下大乱。

  到时候没有制衡时军队,破坏力更加可怕,自己这一代可能玩好了,会害死下一代。

  像唐未的五代十国,那是以兵强马壮者为之天子的时代,华夏大地一百多年都处于局势动荡,没有一个统一性的王朝,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那时代人命贱如草,普通人老惨了。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黄巢在黄河边,把五姓七望那帮读书人,屠戮殆尽,终结了门阀贵族政治。

  黄巢杀了五姓七望,又没有找到可以代替读书人的制度,整个权力全在军队手中就造成这种现象。

  要是让军队坐大,那朱由崧下一代就完犊子了。

  他可不想学朱元璋,老了还要为子孙铺路,到时候又要来场政治大清洗,对武勋功臣来场大杀特杀。

  韩赞周和卢九德退了下去,按照朱由崧的要求,明天早上就要开始出第一版报纸。

  报纸内容就是详细宣扬这次卫辉之战的经过,还有宣扬满清在北方的种种恶行,让百姓知道,满清是多么的邪恶,卫辉之战是多么的艰难伟大。

  这时,陈明遇回来了。

  “陛下,臣去找那个北来“太子”时,皇宫中已有太监早在数日前就接走了他,将他安顿在兴善寺中。”

  朱由崧大怒,“什么,谁敢这么大胆,未经朕的允许,一个太监竟敢私自接走那北来太子的。”

  朱由崧脸色阴沉如水,这和历史上又不一样了,看来这南京皇宫中的太监,很多人都有小心思呀。

  朱由崧现在深有感触,历史上朱由崧为什么会连杀那三名接触假太子的太监了。

  他实在是想不通,那几个太监到底是蠢还是蠢,难道他们以为现在汹汹民意,皇帝会不敢杀他们几个太监。

  现在有必要清理一遍皇宫的太监宫女了。

  明朝皇帝有一半都是非正常死亡,朱由崧可不想自己被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内务大总管田成愤愤的说道:“爷,奴婢去把那几个吃里扒外的畜生抓起来。”

  “田成,那几个太监先由你抓起来仔细审问,看看背后是不是有人挑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