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朕对你这么好,朕就不是你亲哥了?(二合一)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嬴成蟜要做的事,是开民智,全面发展,将秦国整体推进一个时代,甚至两个时代。

  秦朝距离封建王朝最后的清朝,这其中相距两千多年,但是科技水准的跨越并没有两千年那么大。

  比如枪炮。

  要是说造個东风快递,那这绝对是故意难为嬴成蟜。

  但造个火枪火炮,以秦国一国之力,这事就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首先火药已经被那群炼丹术士弄出来了,然后铸造枪管的钢铁也在墨家,公输家这些年的不断研发中有了眉目,这基本就已完成大半了。

  不要小瞧古人智慧,木牛流马到现在也没破解的了。

  再吹毛求疵一点,要求膛线的凹陷度误差在多少多少,每个子弹要直径要多少多少。

  在现代有机器可以深加工,这事不难。

  在秦朝没有机器全靠手搓,这事难吗?

  也不难。

  秦朝是个畸形国家,它畸形到长城铸造的每一块砖上都写有名字,哪块砖出问题直接找到铸造者。

  对于秦国这群手艺人来说,要求精度是吧,没问题。

  拿个模子来,不给你造个一模一样把头给你。

  受限于没有机器深度加工,手搓耗费时间极其长,枪炮这些划时代武器无法量产。

  但是要造出来,那基本上问题不大。

  嬴成蟜把实物形态,简单原理,所需材料和这些墨家,公输家的一说。

  剩下的事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了,水泥就是这么弄出来的。

  发明过程很难,但最难的还是想法,想象力很重要。

  还有杂交水稻,简单来讲就是把产量高水稻,耐草水稻等有两种水稻不断杂交,培育出新一代水稻。

  没有现代器械,不好精准测量温度,湿度,那就先不测。

  先杂交着,没杀猪刀还不吃猪了?

  之所以这么久一直没有出成果,问题在于这个工程需要大量的样本,人工,种株。

  新中国改革开放那么久,国家全力支持,袁老也耗费好久才让中国人吃饱饭。

  嬴成蟜一个皇弟,在秦朝这种目不识丁,好战成性的国家想要做出杂交水稻,除非他改个名叫刘秀还有点可能。

  不然就是把袁老穿来,没人没物的,也没辙。

  没有始皇帝支持,想要推动时代发展进步,想都不要想。

  脱离始皇帝自己去搞,能做的嬴成蟜早就去做过了。

  琉璃,水泥,曲辕犁,筒车,粪便化肥,纸,活字印刷术……

  这些受限于技术和想法的物事,嬴成蟜能完成的都完成了。

  有些已经处于实用,如曲辕犁,水车,纺织机等。

  有些则是在始皇帝压制下,或嬴成蟜仔细考量中没有投入实用,如活字印刷术,纸张等。

  在秦国没有一统天下前,嬴成蟜将皇位让给始皇帝,一直在当甩手掌柜吃喝玩乐。

  因为人力有限,要统一就要打仗,打仗就需要士兵。

  这些士兵去打仗了,就没有办法去行发展。

  嬴成蟜也想过先发展,最后还是放弃了。

  不得不说,军功爵真是一个旷古烁今的机制。

  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战力,就没有能比军功爵还牛的。

  嬴成蟜的种田发展流,给他二十年,他有充足信心干死军功制这种爆兵流。

  但反正最后都是以兵道一统天下,能早十年统一干嘛要拖?

  而且同样十年,嬴成蟜可没信心靠着种田流席卷天下,问题太多。

  种田流就要变法改制,那就会触及秦国绝大多数人利益。

  别看当年嬴成蟜被称作小秦王,众望所归,秦国所有派系都支持嬴成蟜。

  那是因为这些派系大多都认为嬴成蟜会带着他们横扫六国,为他们带来巨大利益。

  要是嬴成蟜要变法改制动他们本已有的利益,那些人分分钟就阳奉阴违,明里暗里抵抗,商鞅变法前例太明显了。

  就是疼爱嬴成蟜的秦庄襄王,也不会同意嬴成蟜变法改制。

  秦国就是靠着军功爵从微末起来的,如今蒸蒸日上,还要变法改制,患有狂疾?

  而就算秦庄襄王眼界不一般,他也没那个能力压着整个秦国。

  历史上只有一个政哥。

  有这些明里暗里的原因,嬴成蟜毅然决定先帮着便宜大哥把六国打下来,省的夜长梦多。

  而六国下来了,按照嬴成蟜所想,就是变法改制种田。

  因为再往外扩意义不大。

  科技树没点到一定地步,匈奴,东胡,羌氏那些地盘打下来也吃不住。

  这是农耕民族,游牧民族的区别导致。

  农耕民族建城墙,种地,大体走的是阵地流。

  游牧民族来去如风,逐水草而居,大帐搬着就能跑,走的是游击流。

  以当前大秦科技水准,除非能在草原那片建城池,不然打下来也没用。

  建一座还不行,还得建一堆,成体系那种。

  不然孤城一座,游牧民族围个一段时间,城池就爆掉了。

  天下大体发展,都在按照嬴成蟜设定路线走。

  一直走到变法这一块,嬴成蟜卡壳了,他没料到始皇帝不同意。

  或许是来了大秦时日太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