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建安皇帝的清算,赵弘明提前洞察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第一卷三国伐魏第18章建安皇帝的清算,赵弘明提前洞察魏国的十月,气温已经趋于寒冷,大地被深秋的金黄色和火红色覆盖。

  身在大梁中的居民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出城田地劳作,有的在市集上交易。

  经过了两天的时间,大梁皇宫中发生的变化,除了一些身在大梁的各国谍子以及从各处来此碰机会的野心家还在关注外。

  大部份普通人都已经不再像一开始那般关心,只是当做饭后谈资。

  “呼!”

  此时的魏国皇宫中,经过了一夜修炼的赵弘明结束了打坐。

  他睁开双眼,徐徐吐出一口浊气。

  当这一口浊气吐出后,他只觉得浑身轻盈无比,周身流转的真意变得越发精纯厚重。

  他伸开五指,一道白蒙蒙的国运从在他手中汇聚,一道一米见宽的掌印,好似一堵白墙,自他掌心向前冲出。

  所过之处,任何的桌椅板凳全部都化成了虚无。

  眼看就要撞到墙壁之上,赵弘明五指一合。

  厚若实质的国运在碰到墙壁的前一刻,彻底溃散于虚空之中,消失不见。

  【武始经入门】

  他看了眼视线上的【天道酬勤】武学面板,不由的露出满意的神色。

  经过一夜的修炼,武始经这门极为特殊的武学,修炼进度又被他朝前推进了一些。

  按照这个速度再给两三天的时间,他就可以把这门武学修炼下一阶段了。

  届时,他对国运的运用将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以后只要是在魏国境内,他都能将国运如指臂使,而不再是简单局限于阵法之道。

  赵弘明收起心思,从床上起身。

  就在这时他全身一震,身上的国运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赵弘明急忙重新坐了回去,闭眼观想出天地之桥。

  只见观想世界中,漂浮在天上的魏国山河画卷,有一条大河发生了变化,沿着大河的某处国运变幻不停,仿佛正在流逝,变得淡薄。

  赵弘明早些时候就看过魏国的山河舆图,认出来国运变幻的位置就是距大梁约百里外的浊河大堤。

  国运的流失就代表着此地会有大变。

  赵弘明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想到了——决堤!

  只有决堤了,才会引起如此大范围的国运变化。

  如果赵弘明没有记错的话,那边的河道魏国每年都会派人加固维护,而如今已快入冬,浊河即将进入枯水期,断然不会发生自然决堤的可能。

  再一联想到霍家的大军在大梁附近。

  怕是有人要挖开大堤,水淹三军!

  赵弘明霍然结束观想,从床上坐起,急迫喊道:“高公公,起驾,本王要前往乾清宫拜见父皇!”

  听到召唤的高延士没有耽搁,马上道:“奴才这就准备,”

  经过逼宫一事后的魏国皇宫,艳丽夺目的墙瓦之下是一片沉闷肃杀的氛围。

  乾清宫高大的殿门口站着两个威武的卫士,身着钢甲,手持长矛,使得皇宫的肃杀气更浓。

  宫殿内肃穆严峻,巨大的木柱上架着高高的顶棚,在暗淡的光线里显得有些压抑。

  此时诸多大臣都已经被建安帝召集,齐聚在大殿之中。

  在大臣的四周,都站着一个个侍卫,他们手持盾牌和长矛,身披重甲,一副严阵以待模样

  建安帝端坐在龙座上,面无表情,散发着冷酷无情的君王之气。

  此时,站在建安帝身侧的冯大宝,手执诏书,宣读一个个官员名字:“太祝丁一辉、郎中令屈广军、卫将军陶骁……”

  在一口气喊出十余人之后,冯大宝才停下,他略微停顿后接着喊道:“经查,以上涉事臣子图谋不轨,公然挑战皇权,意图颠覆国家,罪证确凿,此等叛逆行为,罪大恶极,一律当斩!”

  在建安帝宣布这一消息之后,凡是被叫到名字的官员全都脸色一白。

  中书右丞萧伯龄等老臣,率先站出道:“陛下廓清寰宇,此乃英明睿智之举!”

  紧随其后,其余大臣则紧跟着山呼道:“陛下英名!”

  而被叫到名字的官员则哭天抢地道:“陛下,微臣是冤枉的,微臣都是霍家他们逼的啊!”

  “微臣冤枉啊!”

  “……”

  面对众人叫苦求饶,建安帝根本不为所动。

上,面无表情,散发着冷酷无情的君王之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