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萨尔浒选将!洪武国祚达到428年?!(8.6K二合一!)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是他也知道,仙师一定不会同意。

  对于刚刚靖难结束的朱老四来说,麾下能够拿出手的名将海了去,丘福、朱能、张辅等都能独当一面。

  可,朱老四此刻想选的不是他们,而是另外一人。

  “我选我家老二,朱高煦。”

  朱老四话音落。

  老朱棣和洪熙大胖小朱都是脸色微变,就连老朱都是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先前于课间休息的时间里,老朱已经从老朱棣口中听说了洪熙汉王造反之事,也听说了永乐国祚之所以暴雷,全因永乐朱高煦。

  两个时空的朱高煦,一个明着造反,一个暗着生乱。

  洪熙和永乐的这两件事,建文朱老四当然也知道。

  但。

  这毕竟是刚刚靖难结束的朱老四。

  朱老四深吸一口气,凝望着老朱。

  “父皇,我想给高煦一次机会。”

  “倘若我这一朝的高煦依旧如其他二朝,依旧是心存不臣之心,我会亲手执刀将其了结,断不会任由他害国乱民。”

  他想给朱高煦一个在朱元璋面前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也想借这个机会,改变老二未来的路,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走上另外两个时空的老路。

  这,是朱老四作为一个父亲的选择。

  而如果是站在一个统帅的角度,他一样会选择朱高煦。

  但凡只要是提起靖难名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朱能张玉等人。

  可殊不知朱高煦在靖难之战的功勋,丝毫不逊色朱能张玉,每逢遇战,当为先锋,猛不可当,颇有常十万之风。

  对朱棣而言,靖难之役中最为重要的几战,皆是因朱高煦而建功大胜。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朱高煦,这会的朱棣已经是建文的阶下之囚,别说入主应天,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

  第一战,白沟河之战。

  南军先锋平安及大都督瞿能父子督师奋战,与燕军正面厮杀,缠住燕军的同时,李景隆大军从三面包抄而来。

  合围完成,燕军遭伏。

  朱棣亲自断后,掩护大军撤退,先后三换战马,箭尽三筒,就连手中战刀也砍断,几乎快被南军生擒。

  正当力竭之际,朱高煦不避险阻,冒死冲破南军截击,及时赶来援救,并且阵斩了翟能父子,而后趁着李景隆帅旗被刮断之际,率军直冲李景隆,大破之。

  而后,朱棣曾当着众将感慨:若无子,几丧命矣!

  第二战,东昌之战。

  朱棣率领的前军猛攻盛庸左翼,误中盛庸诱敌深入合阵之计。

  朱能、张玉皆是焦急万分,率军冲了几次都没冲进去。

  而就在这时,朱高煦率军赶到,眼见老爹被围了,二话不说,由朱能和张玉负责佯攻,自己带着本部精骑杀入了包围圈,势不可挡,杀散南军,救出燕王,并掩护北返。

  在这一战中,负责为燕王断后的张玉战死。

  第三战,浦江口之战。

  盛庸集结所有剩余兵力于浦口,大败率孤军深入的朱棣,而此刻的朱棣已经深入南境,四面皆是汇聚而来的南军。

  若是再不撤,必然被瓮中捉鳖。

  又是在这个时候,朱高煦率军及时赶至,并在吃了一块‘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的大饼之后。

  整个人犹如武圣附身,上了马就嗷嗷冲,一举大破盛庸,定鼎靖难最后的胜利。

  如果从靖难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朱高煦心中不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老爹打下的这个天下,他出了很大力。

  “兄长,可有问题?”

  老朱看向季伯鹰,他询问的并非是战法,而是这建文朱高煦是否会对建文朝的国祚产生影响。

  “可。”

  这件事上,季伯鹰没有多犹豫什么。

  有些问题,从根上解决反而更加简单。

  永乐和洪熙时空的朱高煦,夺帝之心早就已经深种,根本不可能轻易抹灭。

  而建文时空的朱高煦则是不然,这会的建文时空才靖难结束半年,朱高煦也才二十出头,他只要想法转变过来,完全可以做第二个小朱四,去开拓建文时空的大航海时代。

  “谢仙师,父皇。”

  朱老四深吸一口气,起身行礼。

  接着。

  季伯鹰没有再问,而是站起身来,目光扫过这帮各个时空的天子储君,最后定格在老朱身上。

  “与努尔哈赤这一战的主帅,由你们的太祖,亲自担任。”

  明太祖vs清太祖。

  这一战,必定很有看点。

  而且季伯鹰还打算满足一下老朱的要求,老朱说过,战后,他要和努尔哈赤来一场1v1的对决。

  老朱亦是站起神色有些激动。

  这一刻,当年征战沙场的那股子热血,瞬间又是涌上了心头。

  “关于各路大军的主将人选,你们各自列一个将领名单,在下节课上课之前交上来,我与你们的太祖在萨尔浒之战的人选上,会酌情安排。”

  参与萨尔浒之战的人选,季伯鹰不打算继续问了,一个一个问,过于麻烦,拿着名单直接定,要来的方便许多。

  不过有两个人,季伯鹰是一定会加上的。

  那便是,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一手把努尔哈赤扶起来的主子。

  虽说李成梁这货经常性的不干人事,放纵士兵烧杀抢掠,不仅抢外族,自己人也抢,可谓是私德败坏,但牛杯也是真的牛杯。

  当年便是有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之说,构建了大明北境最强防线。

  李成梁前后镇守辽东近三十年,仅凭一己之力,力压各方北方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更是三次屠戮女真各部,努尔哈赤他爹和他祖父就是这样被屠的,而且还是莫名其妙被屠的,毕竟这两人是进去劝降。

  可以这样说,在全盛时期的李成梁面前,建州女真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就是个渣渣。

  努尔哈赤就算是爹和爷爷被李成梁的辽东铁骑误杀了,也一句话都不敢吭,还只能是乖乖的捧着李成梁的汗脚,让你舔你就得舔。

  而这,一手扶起努尔哈赤,也成为了李成梁毕生之败笔。

  再加上他晚年复出重镇辽东之时,作为完美接班人的长子李如松死了,自个七八十岁已经是提不到动刀了,无奈只能把自己亲手打造的辽东六堡送给了努尔哈赤,表达善意,维持辽东最后十几年的安宁,让努尔哈赤进一步做大。

  言罢,季伯鹰折身,拿起这笔架上的斗笔。

  抬手挥墨。

  在这宣纸之上,写下了两行新字。

  「论如何从制度根本上提升武将的地位」

  「实地探访第一代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帝国」

  笔落。

  “下课。”

  简短二字,宣布今日之课结束。

  季伯鹰走下讲台,折身沿红木楼梯而上,直接上了阁顶雅间。

  座位上的一众天子储君反应过来之后,纷纷是起身,朝着季伯鹰离去的背影鞠躬行礼,随后腰间风铃响起,一茬接一茬的消失离去。<是不然,这会的建文时空才靖难结束半年,朱高煦也才二十出头,他只要想法转变过来,完全可以做第二个小朱四,去开拓建文时空的大航海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