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三辞三请刘玄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139章三辞三请刘玄德才华横溢,家境贫寒的少年。

  父母双亡,大父抚养的郎君。

  狐笃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已经足够令李姝上心。

  而且狐笃为了求学,他与大父两人从阆中赶赴成都。

  一老一少,既不能做差事也无良田耕种,全靠狐笃的大父从阆中带来的钱财过活。

  但随着成都的愈发兴盛,这些钱财已经略显拮据。

  故而李姝便时常帮衬一下,与狐笃走得也愈近。

  而今天的狐笃显得心事重重,甚至都没有嘲笑李姝送他肉饼用的拙劣借口。

  “有人在万里桥见到了张将军,听说在荆襄大胜曹军。”

  万里桥东边一座今岁新造的桥,大且宽,名字乃是玄德公亲手所题,据说是希冀成都的俊才都能由此桥出发,行万里汉土,走华夏四方。

  故而无论是入蜀还是出蜀,不少人都习惯去上面走一走,就连张飞庞统也不能免俗。

  狐笃面带憧憬,少年人总是免不了向往功名马上取阶上受封侯的事迹。

  李姝也面带喜色:

  “爹爹要是知晓定然开心。”

  看着少女干净的面容,狐笃却忽然间有点患得患失了,低声道:

  “若是玄德公把曹贼从兖州赶走,李姝你是不是就能……回家了?”

  李姝歪头想了想,咯咯笑道:

  “是不是想要我爹爹就在成都住下不走了?”

  狐笃眨了眨眼睛,扭头专心看书本,不过悄然间却觉得耳朵有些发烫:

  “某只是随口问问…”

  随即强行扭转话题道:

  “今日有诸葛先生的课,不知会给我们看些什么?”

  李姝抿嘴一笑也不追问,很是配合的跟狐笃说起来此前课程的好玩儿之处。

  诸葛先生十日才有空上一次课,但每次课程都分外有趣。

  比如第一次上课时带来了一个很大的磨秋,只是这个磨秋一边长一边短。

  本该严肃的课堂变成了磨秋的游戏,而就在玩闹中,诸葛先生与他们讲了《墨经》中的本、标、权、重等概念。

  第二次上课带来了一个名贵的玳瑁,诸葛先生先是讲了玳瑁吸褡的典故让学子们好奇。

  随即让学子们依次用绸布擦拭玳瑁,亲眼看着自己的头发被玳瑁吸了过去。

  第三次上课则是干脆挪到了夜晚,点燃的蜡烛,戳了小洞的纸张,颠倒的烛火影子,这些也让学子们大开眼界。

  这些课程,有时候诸葛先生说得清,但大部分会坦然承认自己也不懂。

  诸葛先生只是告诉他们,学无止境,既要敬重先贤,但也要补先贤遗阙。

  这样的课程,有些人只觉得好玩儿,也有些聪慧的隐隐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并不只有经学是学问。

  不过很快,等着诸葛先生整活儿的学子们被遗憾告知:

  今日诸葛先生没有空闲,课程改为算学。

  学堂中顿时哀嚎一片。

  但诸葛先生注定听不到他们心碎的声音。

  小太学前面的成都府衙中,司马懿略有不自在,抬头看着厅内各葛先生说得清,但大部分会坦然承认自己也不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