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歌舞对联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贾正善道:“三位才俊诗艺出众,皆为当世之选,毋庸置疑,还请诸位大人再出题相试。”



李天涯心道,怎么这贾府就吃个饭,还搞这么多名堂,早知道就推辞不来了。



他现在钱包鼓了,当然对今次的比赛彩头——一百两金子,不放在眼里。殊不知他以前还为吃饭钱发愁呢。



董其昌望了壁上一幅墨荷图,是自己去年刚到金陵,绘赠与贾正善的。



沉吟道:“老夫有一对,你们听好了——”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



冒辟疆一听,稍思片刻,忽闻大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情、琴、清、青,也是四个谐音。



李天涯本来就不擅对联,只是喝茶,心想,反正这个我也不懂,这玩意就让冒辟疆及阮大胡子去对吧。



众人见阮大铖思索一阵,含笑摇头。而李天涯一杯接一杯喝茶,若无其事,也不知在想什么。



宋国平道:“我当年刚及第,外放知县,出仕于云贵,有日出游,在郊外碰到一道士,闲谈时,他出了个对子,我一直对不上,今日,且看你们哪个能对的出?也凑一乐。”



他说着,一面吟哦,提起笔来: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里,锦绣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众人一看,瞠目结舌,这联也太长了吧,这么短时间怎么可能对得上?



阮大铖及冒辟疆闭目静思,其他人也苦苦思索,李天涯本来悠哉悠哉在一边壁上观。何学海看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只是喝茶,不由又气又好笑。心想,这小子太过痞赖,还得敲打敲打,于是不动声色走过去低声道:“怎地?今日贾府之举别有用意,你休放逸,且好生对题。”



既然老师开口,李天涯忙起身道:“学生不擅此道,是以......”



但在何祭酒炯炯的眼光中,李天涯不好太过懒散,只好过去看上联。



“咦!”李天涯踱过桌边一看,不由又惊又喜,你道为何?



原来这副对联是他识得的,当年,他寒假去贵州游玩,在甲秀楼见过此联。那时,因为好玩,几个同学拼命背诵,且喜都记得。心里大喜,于是向旁边管事要来纸笔,默写了来——



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焚道,汉置牂牁,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月唤狮岗,霞餐象岭,丸披风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洲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众人一看,惊讶不已,这太不可思议了,仔细品览,居然对得贴切,一字不差。



金陵知府宋国平笑道:“今日出此多字联,局伧之间,本不虞有人能对得出,却没料想,李天涯世侄每有出人意料之举,后生可畏啊,呵呵。”



董其昌凝神读罢,对何学海赞道:“此联虽不是十分精当,只如此多字,急切间,也算难得了!”



何学海心里得意,与有荣焉,不过心道,玉不琢,不成器。看来李天涯这小子必须经常敲打敲打才好嘛,不然,瞧他适才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