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合久必分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婉茹看到房子的装修还很上档次,家里布置得也非常温馨。

  陈有河急忙让着两人坐在沙发上,忙着给拿水果。

  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还有点不好意思直视婉茹,嘴角微翘,说道:

  “我曾经去你父亲上班的地方,打听过你的消息,最后还是从林局长那里知道,你是度假村的主人。我也去过度假村问过,听说你很少回去,在江城市盖楼房。”

  婉茹笑着说:“是,我在江城市很多年了,的确很少回去。我记得你是在面粉厂上班的。有一次,我曾经开车送陈爷爷到了你们的小区。”

  陈有河笑着说:“是。我和你嫂子都属于面粉厂的职工。十年前,面粉厂宣布破产。我们就成了下岗工人,后来就去市场,对外批发一些小商品。”

  婉茹想起林国忠说的,他们与相邻的门头打架的事,林国忠肯定看在陈老面子上,处理得很好。

  朝他温婉地一笑道:“你还没正式领退休金吧?”

  “是。我还有两年才到退休年龄。因为在市场发生了点事,小伟就把我们接过来了。还特意给我们买了房子。”

  婉茹问:“大嫂出去了?”

  “去幼儿园接孙子了。我们每天都清闲得很。小孙子也经常在他姥姥家。你嫂子是个闲不住的人,还想回去继续做点小生意。可是儿子又不放心我们。”

  这时,陈小伟从书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封信交给婉茹。

  而后也坐下来,给大家逐一斟上茶。

  笑着说:“在我的印象中,我太爷爷是个不怎么爱讲话的人。也是个高深莫测的人,他唯一教我的东西就是英语。也教过我太极拳,还总说,我不是学武功得料。”

  婉茹顺手把信放在了茶几上,不知陈老会对自己有何交代。这么多年没有与他联系,还真的有点不好意思。本想回去后再看的。

  心想,退后二十年,自己还生活在贫困之中,每天都忙前忙后的,实在脱不开身。

  在他老人家去丰山找师弟时,自己送给他了三百万元,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

  当时就认为算是报答了他的传授之恩。嘴上说是去看他,心里还真没想去。

  没想到他老人家还当了真,一直在盼望着自己。

  陈有河看到婉茹并没有看信,觉得她并不怎么在意。心里有点小失落

  嘴角上扬,浅笑道:“我到了丰山安葬了爷爷,临离开时,爷爷的师弟把信交给我。还说爷爷这些年经常提起你,也希望你有时间过去一趟。”

  婉茹听后感到有点歉意。只好当着大家的面,把信打开。就看到:

  婉茹丫头:

  我一生只教了三个徒弟,你是我遇到最有悟性的一位。你只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就能领悟到太极的深邃。

  我也了解过你。知道当时你志不在此。你的家庭情况很不好,需要努力挣钱养家糊口。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何况你要承担一家四口人的重担。

  只可惜,我已经年迈,时代也不同了。武功再高也没法帮到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都对武功失去了兴趣。我也只好回到山上。

  丫头啊,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在心里,已经把你认做关门弟子。

  在我离开时,你给我的钱,我带到了山上,和当地政府合办了一个武术学校,想多培养一些人才,把这套拳法传承下去。可是十几年下来,没有发现像你一样有悟性的。

  我把你的事告诉过我的小师弟,他也有一身的本事,在你方便的时候来山上看看。并在我的坟头上烧一炷香,成全我们的师徒之名。你小师叔也答应教授你一招半式。

  另外,我的大徒弟早就去世,还有二徒弟李彪,十年前我曾听说他去了南洋,不知还健在吗?

  我知道,你将来绝对会做出一番事业的,我们能成为师徒,这也是我们之间的缘分。你要见到我的后辈们,希望你们能多加亲近。

  你的师父:陈凌松。

  婉茹从温润苍劲的小楷字迹上,好像能看到,陈老坐在书桌旁,气定神闲地写信的情景。

  心想,老人家一生痴迷于武功,只可惜没有生在冷兵器时代。他对自己那份拳拳之心,也只能是一种无力的期望。

  把信笺交给坐在旁边的陈小伟。

  他看过后,笑着对婉茹说:“看来,我还真不能叫你张姐了。从太爷爷那里论,你的辈分实在是太高了。我得叫你太姑姑才可以。”

  婉茹和刘艳红听后,都被他给逗笑了。

  在休息区吃饭时,这个家伙表现得很是矜持,始终都没见到他的笑脸。

  此时,却表现得像个大孩子。目光在他父亲脸上扫过,一脸的古怪。

  婉茹看到他父亲斜视了他一眼,笑呵呵地说:“你确实不能叫我张姐,我今年四十多了。你就叫我姑姑吧。”

  陈小伟瞪着眼,审视着婉茹,眉毛抖了几下,不可置信地问道:“你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几岁。”

  刘艳红笑着说:“她的一对龙凤胎,已经二十一岁了。那两个小男孩是二胎。”

  陈有河看到儿子没个正形,嗔怪地说:“臭小子!别没大没小的!恩人还是我的长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