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 生不出儿子怎么办?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有一个三岁的女儿?”

  “我不仅有一个三岁的女孩,我还有一个八岁的儿子呢。要不是我有这么一个儿子,我婆婆哪里会不让我改嫁?不就是怕我改嫁了,我后面的男人对她宝贝孙子不好嘛……”抱怨归抱怨,但现在有了工作,周大姐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嫁给后面的男人还要生,若生不出儿子还有麻烦。生了吧,前面生的后面生的都得疼,偏心哪一个都不好。

  后面的男人若讲良心,还会对前面生的那个儿子好,他要不讲良心,她还能怎么办?到时候吃苦受罪的,还不是她的儿子女儿?

  “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偏心哪个都不好。偏哪一个我都心疼。那我当时没有改嫁,现在有了工作,自己一个人干活也能养活他们两个,感觉是日子也有了盼头啦。”

  “是啊,有了盼头了。”徐春华感叹着。

  她不也是?

  现在老龚家来不来接她,她都不怕了。她现在了有了工作,没养活她和女儿了,也不怕那边不来接她了。

  女人工厂的日子真的很好过,一日三餐有人做,孩子也有人帮忙带,她工作完了洗个衣服,打扫了下卫生,再把孩子给哄睡了,一天就过去了。

  这日子快得让人不敢想象。

  徐春华完全不怕女儿在托儿所里被人给欺负了,因为她娘就在托儿所里工作,帮忙带孩子、做饭。

  就是她嫂子也进了女人工厂,将家里的小子扔进了托儿所。

  只可惜,大一点的就不能进来了。

  可没过多久,女人工厂的管事就统计了厂子里的儿童情况,直接办了一个针对6-14岁的小学启蒙班。

  虽然是大班课,但那可是能读书识字的课,还会学做账、做各种手工、家务、女红……

  “啊,还要学做女红,那不是女娃娃学的吗?为什么男娃娃也要学?”有人表示不解。

  瑞南小学的女先生笑着说道:“为什么不学?你们大人那么忙,他们小孩子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若是可以,还能帮你们缝个衣服、做双袜子不好吗?又不需要他们做得多好,让他们体会一下做父母的辛苦,会就行了。”

  能来女人工厂上班的,基本上家里条件都不好,尤其很多还是单亲家庭(只有娘,没有爹),女先生的这种说法立马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对于上流人物来说,男女分工比较明确,可对于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来说,实用才是最重要的。

  虽说男人做女红会被人笑话,但若家里没有女人,那男人还能不做了?

  衣服照样要洗,照样要缝,饭也照样要做。

  说白了,就是有女人做的时候,男人不用做。但没了女人,男人就得自己来。

  女先生是青远县女人工厂那边调过来的,工作经验丰富,应对这些问题多多的家长们,那叫一个如鱼得水。

  其实她心里清楚,男娃女娃一起学哪里是因为这个,中心思想还是希望“男女平等”。

  不管外面是什么样子,但只要在他们办的托儿所、小学,男孩子、女孩子都应该享受同等的待遇——学习不分男女,只分女分工比较明确,可对于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来说,实用才是最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