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6章 这个奖,不评也罢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116章这个奖,不评也罢

  诺奖的评议简直像临时拉来个草台班子。

  陆时确信,即使是第一届,也不可能不正规到这个程度,肯定又是穿越的自己在发功。

  他问道:“蒙森先生不是历史学家吗?”

  众人沉默着看向萧伯纳。

  萧伯纳摊手,

  “别问我。”

  他指了指那封电报,回答:“人家说了,‘文学’,不仅应包括‘文学作品’,还应包括形式或内容上具有文学价值的其他作品。蒙森先生的作品也算。”

  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强词夺理。

  有人忍不住吐槽:“那问题来了,我们凭什么评价蒙森先生?”

  蒙森在史学界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史学界都不敢碰瓷蒙森,何况是文学界。

  没人接茬。

  房间内陷入了安静。

  萧伯纳凑到陆时身边,低声说:“现在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我评我自己的情况了吧?”

  陆时苦笑,

  “嗯,知道了。”

  诺委会掘地三尺,几乎把欧洲所有的知名作家都挖了出来,如果不“我评我自己”,在部分地区说不定会出现候选人比评议人多的情况。

  萧伯纳安抚众人道:“大家尽力而为吧。这里面不是也有很多我们看不懂的作品吗?”

  他说“看不懂”,指的是需要翻译。

  陆时的视线再次扫过名单,

  里面确实有泰戈尔,

  但事实上,泰戈尔是从《刹那集后才开始用孟加拉口语写诗的,现在的作品大部分无须翻译。

  陆时往前翻,很快又发现了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字——

  苏利·普吕多姆。

  这位大老的诗歌陆时是读过的,有几首还很喜欢,

  就比如《破碎的花瓶,第一次读便惊为天人,将之背诵了下来。

  只不过,同时期有一位作家的存在,让普吕多姆的得奖显得有些名不副实。

  “为什么没有托翁?”

  陆时问道。

  众人俱是一愣。

  有人好奇道:“陆教授指的是托尔斯泰先生?”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在20世纪初,这些代表作都已发表,

  特别是《复活,堪称托尔斯泰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陆时点头,

  “没有托翁,总显得非常奇怪。”

  有人问:“托尔斯泰先生的作品思想性很强,但技巧上该如何评价?”

  陆时回答:“托翁的代表作是广度、深度和叙事技巧的完美融合。”

  他见众人低头思考,便给出例子:“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待在农庄想心事时就用到了意识流手法,以及列文和斯捷潘打猎时插入了一只狗的视角,这些技法运用得十分纯熟。”

  众人不由得低声交流,

  “确实,托尔斯泰的风格虽然以真实自然着称,但也是靠技巧写出来的,只不过他的技巧实在是太精妙、太多样、太复杂,给人一种仿佛没有技巧的感觉。”

  “这就是浑然天成吧。”

  “陆教授说的对,被提名者中没有托尔斯泰先生真的很奇怪。我觉得,他是可以和莎翁并列的存在。”

  “你说什么?和莎翁并列?那不至于吧?”

  “别因为我们是英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