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汽车与互联网行业?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381章汽车与互联网行业?

  听到销售总监黎千强的话语,现场不少高层高管都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之前曙光科技以一己之力扛下了推进90纳米制程工艺的重任。

  因为代价是林晨拿曙光科技公司股份用于上市,用30%股份换了税前390亿美元这是林晨的个人事情,所以他们的意见没有那么大。

  但现在推进65纳米制程工艺的重任全都压在了曙光科技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曙光科技的高层高管如何能不有些闲话呢?

  此时的他们只想知道大夏官服那边究竟会出多少研发经费?总不能全部都让曙光科技来扛吧?

  曙光科技虽然不是扛不起那一年260亿美元的巨大压力,但是全部由曙光科技来扛的话,现场高层高管的心里也是升起了一丝不甘。

  而此时一旁的倪光楠闻言也是无奈地说道:

  “大夏那边肯定会给我们研发经费,为我们扛下一部分经费压力。

  据我所了解到的消息,京城那边正准备开展“核高基”计划,计划从2006年至2020年十五年期间开展16个专项。

  据我所知每个重大专项最高给出了百亿级别的经费,16个专项15年期间拨款预计超过1000亿夏元……”

  “重大专项只有区区100亿夏元?而且还是平均分摊到15年?这点钱有什么用?!”

  听到倪光楠的话语,此时现场其他高层高管全都皱起了眉毛,因为这数字实在是太小了!

  而且更让人头疼的是重大专项的经费支持只有区区100亿夏元,而且这还是未来15年时间的百亿夏元,不是一年时间里的百亿夏元。

  在这种情况下那所谓的“核高基”经费支持对于曙光科技来说真的是聊胜于无,毕竟100亿夏元换算成美元也不过12亿美元而已。

  这12亿美元还是平均分摊到15年时间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未来一年26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这真的是可有可无啊。

  而且这“核高基”经费支持方面为了避免招人非议,肯定不只给曙光科技支援。

  最后平均下来,一年估计也拿不到5000万美元的经费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这不是可有可无是什么。

  这个时候看着现场一片不满的视线,倪光楠却微微摇头说道:

  “也不能说完全没用,这“核高基”的经费支援虽然少了一点,但其他的核心人才与研发资源支援却是很多,而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毕竟说到底科技的进步终究还是靠核心人才,而我们恰恰缺的就是核心人才。

  一旦我们成为了“核高基”的重点扶持企业,那接下来曙光科技的核心人才数量或许能膨胀个数倍。

  别的不说,到时我们的大夏院士数量估计不止几个,为我们服务的大夏院士数量直接膨胀到十数个乃至二十几个都是有可能的。”

  闻言,一旁的黄华却是微微摇头,只见他皱眉的说道:

  “可我们最缺的就是钱啊,而什么不是核心人才的问题。

  没有钱核心人才再多又有什么用,我们单单一个65纳米制程工艺的推进就有高达260亿美元的经费支出,这钱从哪里来?”

  闻言,现场其他人到底科技的进步终究还是靠核心人才,而我们恰恰缺的就是核心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