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三立与三见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台下众人齐齐望向玄尘,感觉到四周灼热的目光,玄尘连忙说道:“弟子才疏学浅,安敢在圣人之前卖弄。”

  玄尘虽然借助前世所学将先天八卦演化了出来,但是却无法像圣人一样微言大义,将其阐释明白,连忙谦虚道。

  “无妨!道之一途,达者为先,洪荒中能走出自己的道才能成就准圣之境,虽说圣人之下皆蝼蚁,但其实圣人也不过是在道之一途上走的比较远而已,你能让天道都为之降下功德,这就是本事。”

  “那弟子献丑了!”

  说完玄尘开始阐述起了自己对先天八卦的理解,虽然大多是易经中的内容,但是玄尘也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太极就是一,是道,是天地未分时物质性的混沌元气,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一阴一阳就是两仪。

  一阴一阳这个两仪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也就是一分为二,生出四象,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是谓“两仪生四象“。

  先天八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

  两仪生四象之后,四象再各自生阴生阳,生出八卦,即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在少阳、太阳、少阴、太阴这四象上,分别各加一阳爻或阴爻,“叠之为三”,即产生八种新的符号。

  如在少阴上加一阳爻,生成叫做离卦;在其上加一阴爻,生成叫做震卦。

  依次类推,生成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种八卦排列次序及其卦数,就是先天八卦之数。

  先天数的产生,是由混沌太极,无形无象也无定位,只是一气相生,阴阳次第相加,而自然造化一至八数,故谓“先天”。

  天在上,地在下;上有青天,下有厚土;天为造物之主,地为养物之府;天统领万物,地容纳万物。

  因为天地确立了上下位置,所以八卦用乾坤两个符号代表天和地,高和低,远和近,上和下,贵和贱。

  天尊地卑,不是说地比天低一个等级,而是说天上地下,天远地近。

  先天八卦以天地定上下,把日月、山泽、雷风这六大物象分布于天地之间。

  如果以人道来比喻“天地定位”的话,就是以夫妇来定位,乾为男,坤为女,它们代表着天地乾坤阴阳二气的交感。

  从卦象上看,乾卦对应坤卦,兑卦对应艮卦,离卦对应北方坎卦,震卦对应巽卦。

  从卦象上说,每组卦象均有三阴三阳。

  所以,先天八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阴阳平衡,也就是说天地之道是平衡之道。

  玄尘无法像圣人讲道一样舌绽莲花,引动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等异象,但也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对阴阳八卦的见解倾囊相授,毫无保留的讲了出来。

  讲罢,众人都似有所悟,连老子都点头以示认可。

  “你觉得何为圣人?或者说该如何成圣?”

  老子忽然发问,倒是令玄尘一怔,老子肯定不会不知道什么是圣人,这是在考核自己。

  圣人是目前洪荒修行的顶峰,无数修行者期盼达成的境界,但是又不只是境界。

  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

  “弟子以为圣人需做到三立,方为圣人。”

  “何谓三立?”老子问道。

  “三立当为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即道德,需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天地众生做出贡献,比如像三位圣人一样建立大教获得功德;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如无为之道,如阐释之道,如截天之道。”玄尘答道。

  “那你觉得如何才能立德、立功、立言?”老子再次问道。

  “人当有三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见天地,知敬畏,所以谦卑;见众生,懂怜悯,所以宽容;见自己,明归途,所以豁达。”

  “欲要立德、立功、立言,先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玄尘想了想答道。

  众人看着两人一问一答,皆是一头雾水,不到其中真意。

  唯有三位圣人和玄尘知道这是在提点自己,修道先修心。

  老子听见玄尘的回答,不禁笑道:“善,你能想明白这些,大道可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