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两大忠义将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得知上供皇后的供船被抢,江浙行省的官员大为震惊。

  他们只当是方国珍指使手下所为,立刻派人质问方国珍,让他交出贡船,此事或能掩盖过去。

  方国珍自然交不出来,他也够果决,先发制人,突袭了常熟水军,然后迅速带船队返回台州。

  他的动作比元廷更快,抢在对面过来围剿之前,抢劫了台州附近的几处太仓,又突袭打下了庆元,再次打起了反元的旗号。

  无论江都军众将,还是天下其他起义军,得知此事后都十分欢喜。

  虽然方国珍可恶,但毕竟是汉人。如今起义军形势不好,方国珍的反叛无疑是一件好事。

  只有张阳泉忧心忡忡。

  次日,徐百升传来消息,江南的集庆兵马也退回了集庆城。又过两日,秦苓君、山猪、徐百升、王大几人回到江都,他立刻在大营主持封赏。

  时值九月,秋风送爽,江都城北的军营中,却是一片庄严肃穆。

  郭念生在点将台上念着战死将士的名字,这次战死的人比江都争夺战多了几倍,所以郭念生念了几个时辰。

  待郭念生念完,张阳泉下令将这些阵亡将士全部葬在烈士园,并请来一些家属代表,当着所有人面,将抚恤款和抚恤粮交给他们,多加勉慰。

  接下来是论功行赏,如今江都军总人数已增扩到五万多人,张阳泉重新划分出一支水军万人队,由山猪担任水军都指挥使。

  同时给山猪、徐百升加封了忠义将军的本阶官,两人成为江都军中唯二有本阶官的将领,引得众将一阵艳羡!

  王大升为三大都指挥使之一,统领一支万人队。其他将士也各有封赏。

  封赏过后,张阳泉离开了大营,本想返回总管府,但心怀忧虑,也不知怎么,忽然想回山寨瞧瞧。

  于是调转马头,一路回到龙潭寨。

  沿着山道上山,来到寨墙时,张阳泉不由眼前一亮。原本的木制寨墙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坚实的砖墙,高达两丈多高!

  若非位于山上,龙潭寨简直就像一座雄关隘口,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瞧见这座坚固的营寨,张阳泉心情瞬间舒展了不少。

  山寨内目前只有三百守军,由猴子兄弟候百五统帅,除了兵丁外,另有八百多舍不得离开的寨民。

  这些寨民都分到一亩或者半亩山田,同时也都在纺织作坊、瓷器作坊、炼铁作坊内上工。

  山上的炼铁作坊只剩十几个人了,也不打兵器,专门打一些农具铁器,总管府会定期派人收购。

  纺织作坊和瓷器作坊的规模则增大了,都有数百人,大部分是妇人。纺织作坊目前生产坯布和成衣,瓷器作坊主要生产生活所用的瓷器。

  张阳泉已经把两個作坊的管理权交给了徐氏和舒婷,由她们替总管府管理这两间作坊。

  其中舒婷管理得较好,她向郭念生申请后,用盈利的资金又开了几家分铺,规模越来越大。

  徐氏则比较老实,依然默默维持着一家铺子的规模。

  本来这种情况下,生产的布匹数量远远大于售卖数量,会大量挤压库存,产生亏损。

  好在郭念生把军服的生产也交给她们负责,不仅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还节省了一大批开支。

  沿着寨道而行,老寨民们都会亲热的喊一声军师。山田也没有荒废,大家有的种菜,有的种土豆,已经可以按照自己需求种植了。

  张阳泉沿着山寨转了一圈,然后回到议事堂,坐在上首的虎皮椅上,闭上双眼,默默分析着眼下形势。

  如今方国珍忽然叛变,元朝海运必然大受影响。如果他是皇帝,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立刻打通漕运,要么立刻恢复海运!

  脱脱已经为高邮之战准备这么久,元帝不可能再让他转头去打方国珍,所以最有可能的情况是,高邮之战将提前到来!

  这正是张阳泉所忧虑之事。

  眼下虽然已成功生产水泥,但最重要的火炮却迟迟没有进展。

  没有火炮震慑,张阳泉心中就缺了些底气。

  按理来说,张士诚没有火炮,同样守住了高邮,但数万大军最后打得只剩下数千,代价何其惨烈。

  另外,晚稻还没有收,元军若忽然杀到,将稻谷都割走,对张阳泉的屯粮大计将产生巨大的打击。

 &ems热的喊一声军师。山田也没有荒废,大家有的种菜,有的种土豆,已经可以按照自己需求种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