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难道不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岂能再去加剧?

  胡亥的脸色青一块红一块。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这番话能引来嵇恒这么大情绪。

  只是他还是认为嵇恒有些小题大做。

  而且

  嵇恒入狱前就没少去。

  他不禁在心中对嵇恒的做法大为腹诽。

  扶苏也出声呵斥了胡亥几句,道:“勾栏瓦舍的确有利于朝廷征收钱粮,但同样也会导致大量女子被强买强卖,本就为不合法之事,岂能开这个口子?这个口子一开,天下不知多少人会因此遭难。”

  “此法毫无道理!”

  扶苏原本浮动的心绪,也彻底安定下来。

  嵇恒知晓自己情绪有些过激了。

  他只是想到了一些往事。

  也想到了两千多年后,在某个地方,丈夫用自行车载着妻子出门做生意,当时是何等的生活惨状,这世道不该这样。

  他双手环抱胸前,就这般看着院子。

  突然。

  他发现挂在桑树下的棋布有些高了。

  他依稀记得,当时挂上去时,棋布的位置只是齐胸,眼下却快要高过头顶了,他信步走了过去,踮起脚尖,将头顶的棋布取下。

  看着被勒出的明显痕迹,嵇恒微微摇头。

  他回到屋内。

  重新找了两根细绳,将棋布重新系在树上。

  依旧是齐胸位置。

  看着上面斑驳的棋布,甚至上面的墨迹早已淡去,只留下稀疏的影子,若是不细看,甚至都已辨不出。

  嵇恒平静的望着,而后轻语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秦接下来便要等天地同力了。”

  闻言。

  扶苏好奇的打量了棋布几眼,问道:“先生此话是何意?”

  嵇恒平静道:“我前面所说,的确是大秦今后要做的,但何时去做,却是并不取决于朝廷,而是取决于天下形势,若是形势不变,则没有使用的机会,若是天下有变,则可顺势而为。”

  “顺天应时,依人依力胜!”

  “朝廷再想如盐铁这般出手已不太可能了。”

  “这是为何?”扶苏躬身求问。

  他知道其中阻力不小,但嵇恒这话,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

  朝廷就不能主动力推?

  嵇恒淡淡道:“之前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针对的商贾,商贾地位低贱,不为世人在乎,所以才能成功,即便如此,针对商贾的火,同样烧到了官吏头上,这岂会不让官吏心生警惕?”

  “世上大多官吏都不喜变化。”

  “一旦生出了变化,就要多出很多事端,也会让他们脱离自己的舒适区,你在处理盐铁之事时,恐应该有所察觉。”

  “官府有着极强的惰性。”

  “而我前面提出的办法,牵扯其中的只会更多。”

  “士人、官吏、贵族,无一例外,都会被卷入到这场漩涡之中,受到的各方阻力又岂会小?”

  “阻力空前,想推行又谈何容易?”

  “穷则生变,变则通,通则达。”

  “大秦今后想要改变,唯有真到行穷时了。”

  胡亥道:“嵇恒,你这话是不是有些言重了?大秦何时需看朝臣脸色了?只要父皇下令,朝臣又岂敢不从?”

  嵇恒轻笑一声,摇头道:“下令的确做得到,但落实呢?”

  “落实靠的是大小官吏。”

  “而接下来无论是赐氏,还是准许为吏,对地方的影响都很大,只要引得了各方的不满,就算是始皇,也难以真正落实下去。”

  “你们莫要忘了。”

  “张良、项梁等人,可还在为大秦通缉。”

  “若大秦真对帝国如臂使指,又岂会容许这种情况存在?”

  “大秦是人治。”

  “人治就注定要考虑人的影响。”

  “至于你所说,大秦可否力推,的确是可以的。”

  “但代价呢?”

  “大秦承受的起这代价吗?”

  胡亥一下哑然。

  扶苏看了胡亥一眼,也不禁摇了摇头。

  胡亥有些太天真了。

  朝堂之事,从来都不容易。

  而且嵇恒说的没错,他提出的各种办法,牵涉面实在太广了,哪怕只是稍微想一下,就不禁感到头皮发麻,等真的推行下去,天下的声音之大,恐会如潮水般涌来,岂能小视?

  靠外力去推动,无疑最为便利。

  只是天地同力,又是在指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