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牝鸡司晨,必致灾祸!(求订阅)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并不会一窝蜂的去儒学。”

  “而且上学对朝廷而言,的确就是最简单的。”

  “诚然。”

  “这种奖赏并不直观。”

  “在朝廷大臣眼中,可能并不值得。”

  “但上层的环境跟底层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底层有爵者最质朴的想法,便是让自家孩子能出人头地,而想要真正的出人头地,无可避免的要解决一件事。”

  “便是识字!”

  “当官府承诺,近乎半免准许他们子弟入学时,这对他们的诱惑不可谓不大。”

  “有爵者大多数都会同意的。”

  “永远不要低估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待。”

  “天下看似承平,但徭役很重,各家聚少离多,因而真正适龄的学子并不会很多,加之朝廷并不是承诺,让他们进入学室,只是教他们最为基础的识文断字,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支出无疑会大幅锐减。”

  “而且时间也会不断拉长。”

  “将原本堆积在朝廷身上,甚至是已经无法兑现的承诺,一下子拉伸到几年内,甚至十几年去对兑现。”

  “这对朝廷而言,压力可谓骤减。”

  闻言。

  公子高若有所思。

  他已明白了嵇恒的心思。

  就是将本该赏赐给有爵者的钱财、田地,换成入学资格,借着身为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盼,继而给朝廷减负,而且因为朝廷规定了适合上学的年龄,因而朝廷本该承受的压力,还会得到不小的分散。

  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公子高点头道:“先生之见,我已明了。”

  “的确为一道良策。”

  “我等谢过先生为国出策。”

  公子高朝嵇恒恭敬的行了一礼。

  公子将闾几人也跟着行了一礼。

  嵇恒淡淡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同样是有自己的心思。

  只算相辅相成。

  他道:“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

  “大秦想要真正坐稳天下,定然要取信于民,就如当年商君徙木立信一般,重新赢得黔首信任,只不过这些年大秦要做的事很多,加之的确有些承受不住,所以并没有兑现的想法,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或许朝臣中有人认为,朝廷可置之不理。”

  “这也能为朝廷节省很多钱粮。”

  “然此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得不偿失。”

  “另外。”

  “大秦以法立国。”

  “想真正的秦法落实下去,就必须要将法推广出去,仅靠宣传律法的法官根本不够,必须从其他方面着手。”

  “下沉教育便是其中之一。”

  “过去因为教育的成本高昂,朝廷根本无暇去触及。”

  “这才让儒家渐渐得势。”

  “若是我的建议得行,大秦将教育下沉,无疑会挤压儒家的环境,将儒家的一些迂腐思想,彻底从底层抛弃掉,也利于日后大秦律法的进一步推广,毕竟教材对人的潜移默化,比世人想象来的要深。”

  “正因为此。”

  “我都坚定认为朝廷会这样做的。”

  嵇恒语气很坚定。

  公子高也面露肃然之色。

  他其实对朝政理解不多,但多少还是有些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