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烽火戏诸侯?(求订阅)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甚至已能跟当时的齐相提并论。

  要知道。

  当时的秦只是一世卿大夫。

  而在翟尤的眼中,秦襄公俨然是在替周王卖命,也一直忠心耿耿的奋死抵抗戎狄。

  对于翟尤的认知,嵇恒是不以为然。

  秦襄公若真这么忠诚,也不会成秦国的开国之君了。

  不过对于这些嵇恒并没有太多兴趣,他更关心的是秦襄公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西垂大夫,一跃成为横扫六国的虎狼之秦的开国之君的,这其中定有缘由。

  当时的周王朝明显在有意的提防秦人。

  为何后面会给这么大封赏。

  翟尤自不清楚嵇恒的想法,他理了理思路,说道:“后面的情况就很耳熟能详了,周幽王宠信褒姒,废了当时的太子宜臼,以及本为王后的申侯女儿,此举引起了申侯的不满,西申国君申侯联合戎狄进攻镐京,镐京城破,周幽王兵败被杀,周朝因此出现二王当空的局面。”

  “.”

  翟尤还在继续讲。

  嵇恒却已眉头微皱起来。

  他翻看着身旁的史书。

  脑海中不断回想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他印象最深的其实是烽火戏诸侯。

  但翟尤口中根本没有。

  在细想了一阵后,嵇恒陡然想明白了。

  根本就没有烽火戏诸侯。

  烽烟大规模用于军事是汉代才有,秦人眼下虽开始用于军事,但范围其实很小,周幽王时根本就不可能出现靠烽火传递数百里,而在《吕氏春秋》中记载的也不是烽火,而是击鼓。

  但通过接力击鼓,通知几百里外的诸侯,这画面实在有些抽象。

  只是这或许才是历史的真相。

  嵇恒看着身下的竹简,似想起了什么,从数十卷竹简中翻了起来。

  最终。

  他翻到自己想要的了。

  《清华简》跟《竹书纪年》。

  《清华简》是楚国史官记录的史书。

  《竹书纪年》是晋国史官及三家分晋后魏国史官记录的史书。

  他结合翟尤说的,以及这两份史书,在脑海中沉思了一会,渐渐理清了一条线。

  一条外戚的线!

  嵇恒沉声道:“周幽王的丈人是申国的国君申侯,而西周时拱卫王室的是郑国和虢国,两国都受封于宗周附近。”

  “从竹书纪年来看,申国是姜姓古国,始建于夏朝。”

  “在周宣王时,申国被分为西申国和南申国,这或是周王室有意分化的结果,而分化的代价,则是西申国君申侯可为周王重臣,还能跟周王室联姻,因而在几十年内,申国在周王室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外戚势力。”

  “甚至能强到左右周王室内政!”

  “我这几日看了一下秦史,上面就记有,当时周孝王是想改立非子为大骆的继承人,借此来取代申侯的外孙嬴成,但遭到了申侯的阻挠,于是周孝王顺水推舟,另封了一块土地给非子。”

  “还让庶出的非子恢复了嬴姓的宗庙祭祀。”

  “这分明是一场政治博弈。”

  “周孝王借赏赐非子,分化了,似想起了什么,从数十卷竹简中翻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