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怀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而必须要搞钱。”

  “眼下朝廷不发,又不能殃及民生。”

  “那就只剩两个办法。”

  “两個?”胡亥惊呼出声。

  他前面一句话都不敢说,也以为嵇恒已无计可施,没曾想,嵇恒张口就是两个办法,这属实给他惊住了。

  扶苏也面露异色。

  嵇恒没有理会,自顾自道:“第一个办法,是印钱。”

  “印钱?”扶苏一愣。

  嵇恒道:“大秦的钱币太少了,根本满足不了民众日常所需,而秦半两为国家货币,因而只要能多造一枚秦半两,大秦也就多一枚钱。”

  闻言。

  扶苏若有所思。

  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他沉思道:“大秦眼下生产的铜铁,大多用在兵械跟农具上了,目前没有那么多铜铁用于铸造秦半两,短时想提高也不太现实。”

  嵇恒轻叹一声。

  扶苏显然没意识到‘秦半两’的价值。

  他其实也可以理解。

  自周代以来,天下货币杂多,各国钱币的形状也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而且流通范围普遍不大,因而世人更推崇以粮食及布匹为币。

  即以物易物。

  大秦上下也都深以为然。

  因而朝廷对铸造秦半两并不上心,除了开国时宣布秦半两为天下统一货币,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提及过货币,也很少大肆铸造,就算有铸造,也鲜少超过百万枚。

  但相对大秦两三千万人口,这点钱币根本就不够用。

  货币乃经济的血液。

  大秦显然忽略了货币本身的价值。

  大秦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思想观念上依旧沿袭着过去,这其实也不能过于苛求,但拥有如此大的货币利器,却一直闲置不用,属实是有些浪费。

  嵇恒深吸口气道:“朝廷上下低估了秦半两的价值。”

  “过去天下之所以盛行以物易物,主要是因各国货币不同,互相也不能流通,因而地方更习惯以物易物。”

  “而今天下一统,秦半两为统一货币。”

  “货币壁垒已被打破。”

  “大秦印出的任意一枚秦半两都是钱!”

  “大秦明显忽略了这点。”

  “这种忽略并非只有当代,秦半两自创立以来,存世已有130余年,但唯有秦惠文王时大肆发行过秦半两,其余时候,秦半两都只被当做辅币。”

  “这明显本末倒置了!”

  “大秦若重视秦半两发行,根本就不至落到如此地步。”

  “大秦是少钱,但并不缺钱。”

  “大秦若把金人十二,铸成秦半两,不知可少征多少口赋,也不知能从商贾手中购买多少商品。”

  “怀璧而不自知,让人贻笑大方。”

  闻言。

  扶苏心中微动。

  他感觉嵇恒所说有些道理。

  只是以物易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想用秦半两替代,恐要花费不少时间。

  嵇恒点到为止。

  并没继续沿货币多说。

  以粮食布匹为交易基准进行交易,显然是朝廷各级官吏乐于见到的,因为布匹粮食是实打实的,就算出现贬值,物品却是实打实的,但货币不一样。

  货币随着发行只会不断贬值。

  大肆推行秦半两,于公有利,但于私不利。

  实则是与‘民’争利。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